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两岸政治互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11210
  • 作      者:
    张文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文生,男,1969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91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1994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工作。2010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兼任《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厦门市台湾学会副秘书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事台湾政治制度、政党政治、选举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合著《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峡两岸间的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化、永久化的政治保证。2008年5月以来,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开始有所建立,但互信的基础还是相当地的脆弱。因此,巩固与增进两岸之间,包括官方、民间等各层面的政治互信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向前的根本,既有利于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展开
精彩书摘
    目前的“中国国家球体”之“国家地核一领土”和“国家地幔一人民”一体性是得到两岸双方所依循的最高法理(宪法)保护的,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也尊重并维护她的完整性。1949年以来,“中国国家球体”的“国家地表”事实上是由中国大陆政权(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台湾政权(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政府”)这两块大小殊异的“政权球面”构成。一方面,两个“政权球面”各自附着于中国国家球体中一定比例的土地和人民之上;另一方面,两个竞争中的“政权球面”虽然大小迥异,但也都是依附在整个“国家地核--领土”和全体“国家地幔一人民”之上,因为任何一方的“宪法”都规定要维护领土的完整性,否则将难以存续。两个“政权球面”虽然功能大小悬殊,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对内约束功能和对外交往功能,只不过两者之间的功能区隔是内战状态结束前过渡期的暂时现象,并没有相互认可的“宪法”稳定性的保障,这些功能随时都可能因内争激化而出现变化。“中国国家球体”这种暂时性的“双色地表”区隔共存状态之所以得以持续,是因为两岸双方都有意确保“国家球体”的内在主体部分完整性不受损害,所谓“相忍为国”是也。
    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国家球体”上两块大小不同的“球面”一直呈现出紧张对峙的状态,两岸双方为此都付出沉重的代价。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两岸从对抗走向对话,争取早日结束敌对状态并达成和平协议,已经成为两岸人民的共识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两岸双方已开始出现共同面对历史真实、政治现实和法理事实的迹象,“领土主权一体”和“治权差序并存”的国家共同认知正在形成中。在这一共识基础上,双方的基础性政治互信将得以强化,两岸将更加顺利地进行“成长性互信”阶段,透过协商谈判,两岸民众将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
展开
目录
试论海峡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及政策建议
两岸“信心建立措施”( CBMS)的起步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
海峡两岸增进政治互信的现状与思考
两岸政治互信:概念、路径与管控机制
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
主观博弈论视角下的两岸政治互信初探
论两岸的政治互信——一种两岸关系复杂性的简化机制
试论民进党政治运作中的“本土牌””
对当前台海局势的几点观察
沦台湾政治市场的形成及特点
民进党“十年政纲”评述
国际法的国家同一性理论与两岸国家认同
新闻交流在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中的作用
对两岸政治协商起点的再思考——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视角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
认识争点,增进两岸政治互信
「一中三宪,两岸统合」舆两岸互信之道
后ECFA时代之变化蠡测
当前两岸关系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
两岸和平协议:台湾可能的观点与争点(节选)
南台湾大学生对两岸关系认知态度之研究
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况与展望——兼论两岸政治协商
台湾 “立法院圆舍助理”政治公关角色舆功能之研究
战后日本共产党的民族谕述——一佃葛兰西学派的观黠
雨岸应开展各项交流以增进政治互信——以中圆文化软寅力之运作为例
解析[台湾意识]的政治光谱——兼论其对两岸政治互信的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