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9118
  • 作      者:
    敖带芽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敖带芽,1973年出生,江西新余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先后于1999年、200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公民政治参与等问题的研究。迄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省级社科规划项目4项。2005年发表专著《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党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研究》、《岭南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重要论著转载、收录、引用。现为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以后,其维持的过程也是执政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有效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一种思想规划,它能够排斥异质信仰,促进社会阶层的价值认同和意志整合,减少观念摩擦以及群众因思想冲突导致的社会能量的损失,保持社会群体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由于执政党需要获得群众可持续的思想认可和政治支持,因此,意识形态的论证不会是一劳永逸的,这也使得意识形态的建设必定是恒久的。不同的时代赋予意识形态建设不同的时代特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意识形态。先进的意识形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引擎,而只有能够成功地解释社会可观察到的变化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包容性,从而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更新的意识形态,才称得上是先进的意识形态。
展开
精彩书摘
    凝聚改革共识,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的传播是有规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不代表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的前提。在政党和群众的关系认识中,我们非常重视政党提出先进思想并形成意识形态,再用意识形态教育群众凝聚共识,忽视了群众接纳政党意识形态的规律的研究。仅凭主观上的高度重视和满腔热情进行政治宣传不能完全达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群众掌握理论是有规律的,包括心理接受规律、大众传播规律、信息传递控制规律、主流舆论形成规律,不掌握这些规律,只靠灌输,效果就会打折扣。
    凝聚改革发展共识,要求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性思想。把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放在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发展上面,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要及时掌握群众的关注热点和社会的敏感话题,主动回应,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吸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形象、理论形象和创新形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活力。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现状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涵义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四、西方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前提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政治文明建设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领域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资源
四、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力量整合给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任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环境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影响
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第四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塑造更合理的意识形态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三、坚持“三贴近”,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思想理论教育的生命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价值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
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建设
三、提升国家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建设
四、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
第六章社会意识变动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一、社会转型期引发社会意识大变动
二、意识形态建设要着眼于凝聚社会共识
三、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突破口
第七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价值合理性根源于科学性
三、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本
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性
第八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
一、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二、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三、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整合性和开放性的统
四、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先进l生和层次性的统一
五、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第九章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的整合能力
一、营造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强势
二、坚持以文化人,把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当中
三、强化机制建设,把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体现到制度设计和社会管理当中
第十章  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若干新课题
一、既要重视对新兴传播渠道的管理,又不能忽视传统传播渠道的负面影响
二、既要重视意识形态管理规律的总结,又不能将意识形态管理规律模式化
三、及时介入,防止“意见领袖”的错误言论演变为错误思潮
四、主动介入,防止国内问题国际化、非政治问题政治化
五、加强对隐蔽性强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结束语  意识形态建设的多视角考察
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二、前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三、美国意识形态建设透视
四、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对话与斗争,建设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