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衍化而成的,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山陕梆子是来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融合了当地的语言习惯、风俗及情趣爱好,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形成了河北梆子这一新兴的剧种。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到兴起,其间,曾出现过三个大的艺术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这两派统称为京梆子。在这两派之后,又产生了直隶新派,标志着河北梆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每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隶老派的特点是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在剧目方面重视革新,河北梆子时装戏的兴起,就是由直隶老派率先倡导的。北派的唱念是以直隶语言为基础,留有一些山陕韵味。演唱上讲究平稳、舒展、刚劲、质朴,尚简练,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虽然仍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在唱腔上却较多保留了原系山陕梆子的“二音”假声花腔,多具婉转柔美之趣。此腔颇受南方群众喜爱。然而,念白中,却较北派更直隶化,很少有山陕韵味。新派梆子兴起于清末民初,它以迅猛之势风靡剧坛,席卷了直隶老派与山陕派的演出阵地。甚至使气势正盛的京剧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一举成为河北梆子的主流。梆簧争衡的形势,自此转为新派梆子与京剧之争。
直隶新派以女演员为中心,以唱功卓越著称。唱腔上较老派繁难,具有高亢、华丽、曲折、跳跃的特点,极富震撼力,听后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回肠荡气,伴奏音乐也极为火炽、激烈。其唱念一扫老派梆子所保留的山陕韵味,彻底河北地方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流行的河北梆子,就是直隶新派的延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