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17251
  • 作      者:
    老康等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如何用掉“中国制造”的帽子,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br>    首席挖掘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本土企业案例,点出中国创造模式的可行之道!<br>    研读12家企业,揭示12条道路,凝练12种模式,获得12个启迪!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以中国IT硬件产业12家企业20年的实践为蓝本,探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旨在给行业内外的企业领袖和相关读者一个启迪——怎么样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创造”之路。这些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我们的信息时代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全国人民对其耳熟能详,甚至“如雷贯耳”,生产键鼠的双飞燕,生产机箱的金河田,生产电源的航嘉,等等,他们今天在业界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些企业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上有过成功,更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的失败经历;这些企业的领袖,绝大多数都是从草根创业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也将展示这些企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以及企业领袖的人生道路与创业故事,对业界和广大青年最关心的创业和就业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应该为时不远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消耗、产品出口支撑转向依靠效率支撑,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br>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br><br>    我认为,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稳定的复苏。<br>    ——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br><br>    人家设计好了,你按照这个去生产,这不能叫你的创新,你只是加工,没有创新。只有你持续地有了创新能力,使得消费者可以持续的信任你,你才有真正的品牌。<br>    ——著名经济学家 张维迎<br><br>    这本书凝聚了多位本土企业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数十年之功尽在其中,是企业家进行中国市场开拓与创新的最好参考。<br>    ——盛拓传媒IT策划中心总监 叶瑜<br><br>    这本书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中国IT制造企业的魅力,揭示了这些企业家的创业史,对于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讲,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教材。<br>    ——盛拓传媒IT168副总经理 冷亚伟<br><br>    很多企业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交了很多“学费”,但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这本书提供的鲜活案例,让我们有了新的发展思路。<br>    ——广东省电脑商会名誉会长 张广军<br><br>    本书通过对国内知名IT硬件企业的剖析,深入探讨了IT硬件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之路,为IT界特别是IT产业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br>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院长 黄蓝辉
展开
目录
第1章 双飞燕:缔造中国IT外设臻至品牌<br>“团结大会”<br>“崭新大会”<br>讲信修睦<br>“吃亏的服务”<br>创造,零延迟<br>永不代工<br>不对自己画饼<br>没有“目标”的理想<br>和希望一起飞<br>民族之魂<br>后记:强者如斯<br><br>第2章 雷柏:高开高走<br>“主动OEM”<br>“无缝切换”的法宝<br>领先者保持<br>“安内”与“攮外”<br>青出于蓝<br>企业家的牌局<br>下一局:胜于蓝<br>后记:“战栗者<br><br>第3章 新贵:典型“中国创造”<br>夯实创造的基石<br>借助OEM实力的品牌向上突破<br>精准品牌推广<br>触及“中国创造”深处<br>“舍”,“得”<br>悟道“中国创造<br>“民族式创新”<br>金字塔的思辨<br>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br>志存高远<br>后记:找自己<br><br>第4章 摩天手:破立之间<br>IT游子<br>Bad Boy,Good Boy<br>宽广天地<br>欲望控制<br>无线一根筋<br>兄弟连<br>制造转移<br>品牌与价格的思辨<br>全民无线<br>摩天之路<br>后记:知足的草根<br><br>第5章 金河田:“微创造”的执着<br>“微创造”论<br>“微创造”也不易为<br>做标准的创造者<br>强化未来优势<br>笑对多元化<br>方氏品牌多胞胎理论<br>OEM的蜕变故事<br>冷静推广你的品牌<br>培育未来<br>全局战争<br>竞争的快乐<br>有容乃大:厂长的转型<br>后记:清醒,清晰<br><br>第6章 航嘉:创造融合之美<br>内核<br>自信<br>变革<br>转身<br>知耻<br>清醒<br>自然<br>思辨<br>思变<br>后记:融合的模式<br><br>第7章 多彩:管理创新精髓<br>管理思想创新<br>“三化”是内在要求<br>“三规范”是具体表现<br>“三化·三规范”的辩证法<br>机制创新三层次:三大分享原则<br>管理思想创新的意义<br>后记:庖丁解牛<br><br>第8章 欧凡:创造极致音效<br>创新,从创业第一天开始<br>做得专业,自然被认同<br>尊重市场,不去跟风,做好内功修炼<br>先重视研发投入,再考虑市场回报<br>知识产权保护,从被动到主动,要做的事还很多<br>后记:路难走,也要走好<br><br>第9章 DOSS:内外兼修<br>DOSS三部曲<br>“形”而上思考<br>理念、模式与方向<br>回归之后<br>“印象派”的总结<br>后记:内外兼修与形神兼备<br>第10章 麦博:精出于蓝<br>第11章 奋达:蓄势待发<br>蓄势待发一场关于“中国创造”的对话<br>第12章 七彩虹:洞悉变化<br>洞悉变化,与时俱进<br>万山:“中国创造?”道路断想<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