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理想中,在本科生阶段,社会学学生应该具有“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这应该是高中阶段的任务。那时候,对于社会现象,谁没有自己的看法呢?只不过老师和家长不让你发表或者充耳不闻而已。到了硕士的阶段,社会学就需要讲方法了。看到一篇文章,听到一种说法,我们不仅必须判断一下它有多少证据,还需要琢磨一下:这些证据是用什么方法得来的?这种方法适合于获得这样的证据吗?以宏观的思辨为例,如果你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提出某些看法,却仅仅是依据大众传媒中的事例,那么这种获得证据的方法就很值得怀疑了。难道你不知道中国是“宣传有纪律”的吗?因此,所谓“研究”,其实就是使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获取更加充分的证据,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研究生”就是只有这样研究才能“生”;所谓“硕士”就是只有这样来“说”才能成为“是”,才算得上一个“士”。
展开
——美国洛杉矾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 阁云翔
“期待一年一册的《论文选编》成为精品,成为社会学成长发展的永远的一个窗口。”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王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