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清朝崛起就开始和世界接触。如西方的红衣大炮,清入关前就开始引入。入关后,从顺治开始,就与传教士接触,顺治与传教士关系非常密切。顺治称汤若望为“玛法”,是父辈,一个很尊敬的称呼。据汤若望记载,在两年的时间里,顺治帝去了汤若望家24次。汤若望在宫里医好了太后的病,得到太后的恩赐,可以出入宫禁,与清廷关系极好。康熙更不用说,喜欢天文、数学等西方科学技术,有很浓厚的兴趣,身边有很多传教士。康熙得了疟疾病是非常严重的,老治不好,会死人的,外国传教士治好了康熙的病,康熙还推广了金鸡纳治疗法。《尼布楚条约》谈判的时候,张诚、徐日升充当了翻译。《康熙皇舆全览图》也是传教士帮着画的。可以说,清初,传教士与清统治者有着一段蜜月般的关系,非常亲密。当时,满族的亲贵也有很多与传教士有很密切的关系,但相比之下,汉族士大夫在清初与传教士关系密切的不多。明末的汉族士大夫,像徐光启、李之藻信仰天主教,可是清初的士大夫,我印象中没有几个。
我猜想,当时中国也是处于十字路口,也有可能选择西方文化。作为统治者的满族,处在文化的后进的地位,它要学习先进文化。当时,它面临的先进文化有两种,一个是西方文化,一个是汉文化。它和西方文化接触很多,也知道它的好处,为什么没有更多地选择西方文化?这也是一个历史之谜吧。后来,完全走了汉化的道路,而且越来越汉化。看来,它不是没有可能选择西方文化,它有机会选择,但没有更多地吸收西方文化,而是走了单纯汉化的道路。如果稍稍吸收一些西方文化,哪怕像日本一样,出现一个“兰学”(日本人十八九世纪学习荷兰语文,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那中国历史的道路肯定会不一样,这只是一种猜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