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火瑜伽在密教中引出许多殊胜的修法,其实以火胜火,将世界众生心 中对火与光明的依恃,引生为出世间的如来智火,是极为如理而有力的胜义 观。 除此之外,对于婆罗门教所流行的护摩(homa)火供,密法也是依以火胜 火的理趣,来修正升华。 “护摩”的词义为焚烧,是以焚烧供物来供养本尊,又称为火供法。在 《大日经》卷六的《世出世护摩法品》中,大日如来宣说了四十四,种世间 外道的邪行火法后,又说出世的真实正行十二种智火。《大日经疏》卷十九 中解释说:“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 ” 这样的方便,是要引外道舍邪归正。因为外道护摩未能了知火的自性及 其业用,而能够了知火的自性及其方便、作业的才是真护摩。而火的自性, 即是如来的一切智光。 因此,护摩就分为内、外两种。其中出世间的护摩为内,而世间的护摩 为外。但以密法的出世间护摩,还是可分为内、外,即观心为内护摩,事相 为外护摩。而所谓内护摩,修行者以观想的智火,烧除各种业障烦恼。这种 心中的观想,并不从事实际的焚烧行事作法,所以名为内护摩。又因为仅是 观想理法,所以又称理护摩。而外护摩,则指择地造坛,焚烧乳木、五谷等 物,来净涤修行者的身、口、意,成就息灾、增益、怀柔、勾召、降伏等事 业。因此称为外护摩或事护摩。 《大日经》卷六《世出世护摩法品》中说: 复次于内心,一性而具三,三处合为一,瑜祗内护摩。 大慈大悲心,是谓息灾法。彼兼具于喜,是谓增益法。 忿怒从胎藏,而造众事业。 经文中说,于内:心之中,一性而具足本尊、火及修行人三者。本尊为 大日如来,火则为法尔自然的慧火,而这慧火就是我们的真心。 本尊、慧火及修行者三者和合名为瑜伽行者的内护摩。而此三者平等所 生的大慈大悲心是息灾法。大慈悲兼具于大喜,则是增益法。而由当下的心 意胎藏,由大慈悲引生的大悲忿怒,能成就一切事业,则属降伏法了。 事实上,内护摩是以净菩提心的慧心,烧尽无明烦恼薪。因此,在《大 日经》卷五《秘密曼荼罗品》中说:“业生得解脱,复有芽种生,以能烧业 故,说为内护摩。” 这里业生是由无明烦恼所起,现在已经从之得到解脱。而芽种,是由如 来智火,烧尽无明根本,而生起的净菩提心芽。内护摩从,体性之火烧除众 业,并引生菩提心,其内义可以说与拙火瑜伽相符了。 火在人类文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开化,更有着无 比的摧熟作用。 火在印度文明申,吏占有极为紧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印度宗教中,对于 火即充满了崇拜之情。 从吠陀(Veda)时代(约公元前1500—1000年)开始,火就常出现于印度婆 罗门教最古老的吠陀经典中。在属于赞颂的《梨俱吠陀》里,火化成了地界 的主神,火神阿耆尼(Agni),并成了祭坛之火的神格化。而当祭祀进行时, 就将供品投入祭坛火炉中焚烧,这就是护摩法的滥觞。 另外,在《唱赞奥义书》中,说到宇宙中的创生,是来自火(tejas)、 水(apah)、食物(annam)三者,被称为“三神性”(tri—devate)或“三元素 ”(trivrt)。 而在《爱多列雅奥义书》中,说到:“此即大梵,此即因陀罗,此即般 荼帕底,此即诸天,即五大:地、水、火、风、空……”则已建立了自我与 五大的完整说法。 - 火从祭祀到宇宙的根本原理,一步一步地引人为宗教韵修持,像在《弥 勒奥义书》中,也有关于火的咒语:“如是漱口而献食于‘自我r已,当静 思‘自我’,默念此二咒:‘为生气与我’一咒,‘汝乃万有是’一咒。咒 日: 为生气与火,此无上“自我”, 入乎我内中,乃为五气者, 愿此遍享者,自足足万有! 生命的气息与火,为大梵的无上自我,入于我们身体中,成为身体内流 行的五种气息,愿如此遍享者,能自足于万有。此火与大梵的体性如一,而 且引生我们的心识修行了。 而在像《瑜伽真性奥义书》等,则已清楚地描述拙火的修法,如上述书 中说:“于是瑜伽修持时,乃进行满熟之位,气以勤调而圆熟,则与火具, 而合乎军荼利(kumdali),乃人于劳寿门那(中脉)而无碍。”这说明了调熟 气息,与火相具,而合乎军荼利者,能人于中脉而无碍。 另外《禅定点奥义书》中也说:“波罗蔑首黎(parames—vari),熟眠 以头袼,入此路之门,由火、心-、气迫,女神乃觉醒:化为针相似,上穿 居中脉。用力启此扉,当用瑜伽钥。以孔茶里尼(kundalini),臻至解脱门 。” 其中波罗蔑首黎即至上自在女神,即是拙火之力。要入此门,由火力、 心及气相迫,使女神觉醒,化为像针般一缕贯上中脉,而至解脱门。 事实上,在婆罗门教,关于军荼利瑜伽的教授,十分完整。在哈达瑜伽 与胜王瑜伽中,都有着修法的方便。 基本上,其修法乃是唤醒居于海底轮的军荼利母,贯穿身体中的轮脉, 而上升与至尊大自在天相会合。军荼利母则为大自在天妃,由唤醒此力,而 完成圆满的梵我合一。 由以上的数据看来,密教的拙火瑜伽与婆罗门教的拙火瑜伽,有着极多 相似之处。甚至密教的拙火瑜伽似乎受到了婆罗门教的影响。P14-1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