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00070
  • 作      者:
    刘红强,陈润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财富改变命运,故事启迪人生,全球商界奇才的经营故事,世界顶级富豪的财富盛会。富豪是怎样诞生的?他们的背后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从事什么行业?经营什么产品?运用什么策略、模式达到快速积累财富的目的?想知道答案吗?那就我们一起翻开刘红强的这本《亿万的秘密:为什么他们这么有钱》吧!
展开
内容介绍
    《亿万的秘密:为什么他们这么有钱》是一本多年排名前列的成功人士在创业、管理、营销、投资、谈判、决策、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道来,渗透着和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既有指导读者如何走向成功的方法,又有警醒读者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技巧的书。 《亿万的秘密:为什么他们这么有钱》中还原了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从而使读者能够得到切实的借鉴和真正的帮助。该书的作者是刘红强,一位资深财经图书专栏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数字止痛药 像许多孩子一样,小巴菲特的脑袋里充满了对外界的无限幻想和兴趣。 不过小巴菲特与同伴们有些不同,玩具和糖果对他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数字和财富在他眼里才是最为神奇的东西,他希望得到像美元这样更实际的东西。 他的艾丽斯姑妈对他宠爱有加,她深深懂得小巴菲特的心思。在小巴菲特迎来他人生中第六个圣诞节的时候,他收到了姑妈送给他的特殊礼物。 “噢,是钱包,我喜欢。”当小巴菲特收到她的礼物时,兴奋不已。 这个礼物就是小巴菲特一直视为珍宝的镀镍钱包,对他来说,这个小小的钱包就是储蓄人生中第一笔财富的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巴菲特都特喜欢把它挂在自己的腰带上,没事的时候取下来数数里头的钱,计算着日益增长的财富数字,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有了钱包,他更有了挣钱的动力。“没错,我得让我的钱包鼓鼓的。” 小巴菲特决定让这个特殊的礼物装上满满的财富。当别的小孩嚷嚷着要钱买吃的、玩的时,他却在考虑哪里有挣钱的门路。后来,他发现,他家门前的小巷子里居然没有一家小商店可以给来往的行人提供饮品或者口香糖。机会来了!他摸摸自己的口袋,仅有1美元,两周的零花钱啊!不行,我得挣更多钱!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1美元批发来一些口香糖和小点心之类的零食,在巷口的拐角处摆了个摊位。没过多久,这个小家伙就收回成本,还净赚了5美分。看到自己的钱包又多了5美分,一股美妙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巴菲特从此对财富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追逐。 卖完口香糖,他又发现很多人对当时流行的一种叫可白可乐的汽水很感兴趣,于是他又开始卖汽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把摊位摆在行人比较稀少的小巷口,而是摆在小巷口前面的那条街上。那里是市区的繁华地段,警察对那些做小买卖的摊位管理得也不是很严格。好像上帝格外眷顾小巴菲特——来往的人总喜欢去这个可爱的孩子的摊位上买一瓶可口可乐汽水喝,有的顾客还故意多给他1美分。这样,小巴菲特的汽水生意越来越好。 小巴菲特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不过他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几次都腹痛难忍,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是得了盲肠炎。没有办法,他不得不住院治疗,他的生意也只好停了下来。不过,他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并不像隔壁床位上的那些孩子一样,整天吵着要出去玩,或要这种吃的、那样喝的。每回护士小姐来给小巴菲特打针吃药的时候,他总是满怀期待地告诉她们:“等治好这个该死的家伙以后,我一定要去赚更多的钱……”更让这些医护人员惊讶的是,这个坚强的孩子在手术后竟然还忍着痛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数字。医生跟他讲,不用这么刻苦地学习,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好,小巴菲特倔强的反驳让他们大吃一惊:“我画的这些数字表示我今后想拥有的财富,我只要心里想着这些数字我就不会那么痛了……” 至今,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巴菲特都会无比激动地说:“那时候我还小,没有很多钱,但是我向往、期待并努力,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也许7岁的我,已经完全被金钱的梦想所吸引了,好像只有财富才会减少我的病痛。” 送报中的经所学 巴菲特13岁的时候,父亲霍华德的公司生意越来越兴旺,全家都搬到了华盛顿郊区的温泉峡谷别墅中。 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但是小巴菲特始终没有停下赚钱的步伐。很快,凭着聪明的头脑、伶俐的口齿,小巴菲特在华盛顿找到了一份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羡慕得流口水的肥差—一给《华盛顿邮报》送报。巴菲特的这段卖报生涯与同期的美国赌王谢尔登·阿德尔森有几许相似,只是两者的方式有所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小巴菲特也是按照最一般的方法送报纸,从中赚取一些钱,而且他还主动提交纳税申报表。看来,巴菲特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主动去承担责任 那时候,小巴菲特每天就是上学、送报,他觉得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一点儿挑战性也没有。于是,小巴菲特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去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后来,他跟伙伴们商量:离家出走!这样就能远离家人和学校的管制,尝试另一种生活。经过几天的仔细谋划,他和密苏里州国会议员的儿子罗杰·贝尔,还有另一位好朋友杰西,在一个傍晚匆匆搭上去往宾夕法尼亚州的车。几个叛逆的孩子梦想着到新的环境去尝试新的生活,开始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不过3个可怜的家伙还没在宾州的旅馆住下来,就沮丧地被警察给送了回来。这次小巴菲特只好暂时收敛了一些,表示要安心读书,但他还是要坚持每天去送报——只有这样,他才感觉生活多少有点生气。 刚开始他说出自己的这一决定时,父母不是很放心;、坚决反对他继续送报,因为这样会让他分心而不能专心学习。小巴菲特一再坚持并极力说服妈妈和姐姐,告诉她们自己从送报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这对他很重要。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最反对的爸爸也同意了他的请求,最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送报生活。 一切似乎还是那样,同样的一条街,还是那个警察和行色匆匆的人们。 不同的是,习惯了每天准时送报的小巴菲特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送报工作做得更好。他这次决定改变送报策略,以前那种方式老套、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没办法赚更多钱。小巴菲特想,我应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于是,他决定观察其他报纸在发行工作上的做法。他发现当地的《时代先驱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竞争对手,两者的覆盖区域都是一样的。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同一个区域或者路线上的读者先看到他的《华盛顿邮报》昵?先重点再次要,他决定抓住其中的5条主要路线,然后在时间上抢先送到;另外,如果操作熟练以后,再加上时间允许的话,他还可以开辟更多的路线。 每天500份的报纸要准时送到读者手中,要求小巴菲特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当时巴菲特只有13岁,对他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在小巴菲特看来,每天起床的第—件事隋就是能赚到美元,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莉拉非常支持他,给了小巴菲特很多的帮助。看到小巴菲特每天都要赶那趟5点一刻开往马萨塞大街的早班车,母亲非常心疼他,所以坚持每天一早就给小巴菲特准备美味可口的早餐。有时候小巴菲特生病或因为一些事没办法去送报,莉拉便代劳了。善良的莉拉认为孩子自己积攒的钱对他来说,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可以很好地使用它,所以她一分钱都没有拿过。“我的母亲莉拉,我想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女性,她为我及整个家庭牺牲了很多……我爱我的母亲。”每当巴菲特回忆起他的母亲莉拉时,总是满怀感激。 韦斯特切斯特公寓坐落在当时的华盛顿闹市区,外观华丽,内部设施和装修一流,据说当时它是华盛顿最高级的公寓。这座公寓出入的都是有钱人,小巴菲特每天也会在这里出现,不过他是作为报童在这里出现的。公寓大楼共8层,每天送报都要一层层地送。后来,小巴菲特觉得这样送报不仅累,而且费时问,于是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先把这幢公寓中需要送的所有报纸中的一半放在4楼的电梯边,然后拿剩余的乘电梯上8层。这样,在从上往下送的过程中,他手中的报纸不但愈来愈少,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这样一趟下来,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0%,小巴菲特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去给其他地方送报纸。 在送报纸的过程中,小巴菲特还发现,单纯送报纸赚不了多少钱,如果想在同一时间赚到双倍或者更多的钱的话,该怎么做才好昵?他想到了《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里面讲过的方法:丰富你的产品线,可以提高总收益。那又有什么他还可以一起卖的呢?他想到了可以同时卖杂志。于是,他在送报纸的同时,还向那些有钱人推销杂志。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巴菲特就赚了200多美元,他乐坏了。要知道这对一个不到14岁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 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挣钱的乐趣。 当然,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在小巴菲特送报纸和卖杂志的那段时间里,他也遇到过令人头痛的问颢—一很多人做不到按时付钱。那时候正是二战时期,华盛顿很多人的住所不是很稳定,有时候报纸送了快一个月的时候去收钱,却发现连个人影也找不到。这给小巴菲特带来不少的困扰。不过聪明的小巴菲特勤于动脑,他又想到了一个特别有效的办法——让电梯小姐帮忙观察客户的一举一动,一旦看到客户有搬走的迹象,小巴菲特就让她们提前通知自己。小巴菲特每天进出这些公寓和写字楼,他早已跟这些电梯小姐熟识并打成了一片,因此当他请求这些小姐帮忙的时候,她们便欣然答应,当然回报就是得到免费的报纸。 那时候,小巴菲特每个月可以赚到175美元,而当时上班族一个月的薪水也就是这么多。对于还在上学的小巴菲特来说,这些就是他财富之路的试验费或种子基金。1945年,巴菲特15岁,他就是拿之前的积蓄,投资了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大农场,结果大赚了一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世界股神:巴菲特
数字止痛药
送报中的经济学
火红的弹子球机生意
100美元创立财富公司
这是我的救生圈
挽吉列于即倒
"我不会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第二章  拉美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父亲留给他的最珍贵的财富
人生转折的一次授课
共同命名的卡尔索集团
鲸吞墨西哥的收购狂潮
点石成金的电话公司
震撼美国人CompUSA收购案
国家大盗还是救世主

第三章  IT领袖:比尔·盖茨
从小不甘落人后
有事没事钻机房
从哈佛退学
"寄生"于MITS公司
借来的MS-DOS系统
上瘾后,再收钱
美国司法部起诉"垄断魔王"
580亿的裸捐

第四章  世界钢王:拉克希米·米塔
豪宅里的鸿门宴
钢铁王国成就霸业
以金钱为名字的富翁
东欧"侏罗纪公园"
到中国狩猎
米塔尔:英国人最恨的外国人

第五章  宜家"家长":英格瓦·坎普拉德
质疑:谁知道这位世界首富
天才:兜售快乐的小货郎
厨房:宜家诞生的地方
约会:人生的重大转折
战争:七个脑袋的怪兽
新世纪:端盘子的与总裁拿一样的奖金
财富:出了名的"吝啬鬼"

第六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
别人自学,我是"抢学"
杂志上翻出的生意
母亲送他"两袋谷种"
不赚钱的事更应该做
地铁招标,"超人飞天"
退出"龙虎斗",收获万贯财
主动挂帅拯救塑胶业

第七章  美国赌王:谢尔登·阿德尔森
苦肉计借来的200美元
COMDEX绝处逢生
独具慧眼开启赌王大门
发配荒郊野外
贴身肉搏何鸿巢

第八章  硅谷"坏孩子":拉里-埃里森
成为班上最富有的人
传奇从IBM的一篇论文开始
埃里森的第一笔大交易
如法炮制的Oracle 5.1
收购仁科

第九章  欧菜雅女王:莉莉安妮·贝当古
无人知道的名人
守望父亲的爱
欧莱雅的代言人
树袋熊与桉树
美丽新世界

第十章  中东传奇王子:阿尔瓦利德
叛逆少年的军校生活
从3万美元到200多亿美元
由倒闭边缘成为最赚钱
高于市价50%的出价
米老鼠不再哭泣
中国银行这颗"问路石"

第十一章  Google三驾马车:拉里·佩奇、谢尔堇·布林和埃里克·施密特
从车库公司到互联网弄潮儿
遇见施密特
成为最好的捕鼠器
任何人都可以是它的客户
房东的创意造就无数百万富翁
上演荷兰式拍卖
李开复:追随我心中的声音

第十二章  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迈克尔·戴尔
迈出第一步
16岁创建直销模式
邂逅个人电脑
从"IBM的灰市"开始
在互联网上直接拿订单

第十三章  金融天才:索罗斯
交易员小试牛刀
黄金搭档
遭遇滑铁卢
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到泰国,战泰拳
"魔鬼"在香港铩羽而归

第十四章  传媒业"拿破仑":鲁伯特·默多克
小木屋里的国王
剥鼠皮,卖兔粪,钱输光
捍卫父亲的尊严
备受争议的三板斧
"午夜凶铃"
一人患病,澳洲震动

第十五章  苹果永久CEO:史蒂夫·乔布斯
咬了一口的青"苹果"
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
惨遭流放,黯然离开
动画片,总动员
盒子里的巧克力糖是哪种颜色
"期权门"始末

第十六章  互联网造梦大师:孙正义
走进计算机世界
一天一个发明
支付"空头支票"
孤注一掷展览会
创办私人电脑杂志
天才与神童的较量
与雅虎的不解情缘

第十七章  嬉皮士资本家:理查德·布兰森
你将来不是囚犯就是百万富翁
跟在大企业屁股后面抢东西吃的小狗
如果要继续这样,就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脸皮最厚的"处女"
对抗全球变暖
太空骑士

第十八章  营销奇才:史玉柱
巨人汉卡横空出世
"收礼只收脑白金"
"三大战役"惊心动魄
"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
《征途》免费也赚钱
坚决不用"空降部队"
企业不赢利是最大的不道德

第十九章  雅虎酋长:杨致远
华尔街的新宠儿
雅虎啸谷
让雅虎变成赚钱的公司
阿雅联姻,全球瞩目
我绝不是一个临时CEO

第二十章  中国互联网之父:马云
中国黄页翻开互联网第一页
直接闯入世界杯
鳄鱼大战鲨鱼
倒立看世界
希望冬天越长越好
不能让雷锋穿补丁衣服上街
客户都是懒人
其实我不懂互联网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