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开悟无非是存在的自然状态。抛开那些复杂的语汇,开悟 的本质就是回到我们自然的存在状态。显然,自然的状态是一种没有干预、 无需通过努力或纪律来维持的状态,是一种并非通过身心的控制而达成的状 态,换言之,那是一种完全自然、完全自发的状态。就在这一点上,我们可 以看到为什么修行常常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死胡同。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许多 修行的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只要头脑在控制和指引着我们的体验 ,你就不可能进入到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一个人不被头脑控制的状态。当 头脑处在控制和操纵之中的时候,它可以达成各种各样的意识状态:你可以 学习如何使自己的心念安静,或者你也可以变得能够通灵。通过某种基本上 属于技巧取向或操控取向的修行方式,你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但是你无法做 到的是达成自身存在的自然、自发的状态。 这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显而易见的道理。任何人都可以告诉你,通过 内在的控制和操纵,你无法达成自然、自发的存在状态,然而,不知为什么 ,我们总会无视这一道理。很多年来,我也曾对此视而不见。问题并不一定 发生在修行方式甚至修行技术身上,尽管采取什么样的修行技术确实会对我 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问题在于我们看待修行的态度。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操控 ——如果我们采取的是想要去掌握一个戒律的姿态,那么,这样一个态度就 会成为障碍。实际上是头脑或自我在那里修行。而当我们在谈论开悟的时候 ,我们事实上谈论的是从头脑中醒悟过来,从自我中醒悟过来。以此,我称 之为“真正的修行”,即从一开始就放弃对头脑的操控和受训倾向。放弃操 控是真正的修行的基础。听上去很有意思,修行最简单的起步就是放下控制 ,放下操纵。 大部分人坐下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吧,那我该如何控制心念 ?”那就是我所说的操纵。操纵是一个语气很强的词,我用它是为了引起你 的注意,让你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每当我们坐下,我们就在问自己:“我如 何控制我的头脑?我如何获得平静?我如何进入静默?”我们的头脑真正在 做的是在问: “我如何控制自己使自己感觉更好?”你可以学着通过实施 一些控制的技巧来控制自己,使身心得以安静。有一阵,这样做的感觉还挺 好的。但是,当我们为了获得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而控制自己的头脑时,它 就很像通过为了让某个人安静下来而封住他的嘴。你成功了,他安静了下来 ,但是你是通过一种操纵的技巧来完成的。只要你将胶带从他的嘴上撕下来 ,他就会有一些话想说,对不对?事实上,他会有很多话想说!我认为任何 修行过的人都了解那种进入禅修状态、获得某种控制身心的经验。这可能感 觉非常非常好,甚至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感受。但是随后你停止了修行——你 从坐垫上起身,站了起来,你的头脑马上又开始窃窃私语。我们通过控制经 验到某种平静,但是一旦我们放下控制,杂念又会卷土重来,一切又回到了 从前。大多数修行者对这样的一个困境都相当熟悉。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可能 会达到某种平和的状态,但是在停止修行的时候,那种平和就会再次远离我 们。 真正的修行无关技巧的掌握,它是对控制的一种放下。这才是修行。所 有其他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专注而已。修行和专注是两回事。专注 是一种纪律,专注是引导或控制我们的体验的一种方式。修行是放下控制, 放下引导我们的体验,不管那个体验是什么。真正的修行的基础就是放下控 制。 对人类而言,放下控制实际上是一件天大的事,“只需放下控制”这句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整个的心理结构、整个的心 理自我、我们的自我几乎都是由控制所组成。所以,要求头脑或自我放下控 制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想法。当我们放下,哪怕是片刻,一些隐藏的恐惧和 犹豫就会生起,头脑会想:“如果我放下控制会发生什么?如果什么也不会 发生呢?如果我们坐下来修行,随顺万物,如其所是,而结果是一事无成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抓住一些技巧或纪律不放的原因,因为头脑害 怕放下控制就会一事无成。 在“真正的修行”中,我建议我们真正地去“看”,将修行看成是一种 观照的方式。“真正的修行”事实上并不是一种新的修行技术,它是一种观 照自身的方式——观照你自己的身心、你自己的真实性、你自己经验的真实 性,在你开始放下控制、随顺万物自行其是的时候,看看会发生什么。当你 允许自己的经验如其所是而不作任何改变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与其说它是一 种技术,不如说它是一种观照的途径。在我们真正放下操控的时候会发生什 么?p12-16
展开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倾情推荐
阿迪亚香提告诉我们,当他自己以这样的态度修行时,他发现修行只不过是提供给他一条以失败告终的路而已。假如你的成长之道或修行之路也是这样,那么本书就是一个非常及时的提醒与启示。你可以把它当做一面镜子,用它来照照自己,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AKhaldan聚落创立者 宁思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