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碳战争: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谋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01443
  • 作      者:
    邓光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中国家的生死之战<br>    其结果将重构世界经济新格局<br>    中国能否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飞跃,需要打赢这场战争<br>    这场战争看不见硝烟,却异常激烈……<br>    “低碳”在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手中变成了一场惊天阴谋,不见硝烟,却剑拔弩张。<br>    经过数年来各种宣传的反复灌输,人们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稍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和“碳”挂钩。谁要是对此提出异议,谁就是历史的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br>    发达国家占据了这样的道德制高点,谁还能说一个“不”字?发达国家以“碳”之名,君临于正义与不义之上。<br>    堂而皇之地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进行赤裸裸的 “碳绑架”,发展中国家真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吞吗?<br>    显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已不再是昔日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正在全力反击。因为这场生死对决关系到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在21世纪的命运。<br>    当阴谋变成阳谋,刀光剑影的肉搏战更加激烈,未来的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走?<br>    本书旨在:<br>    揭示妖魔化二氧化碳的真凶和真实意图?<br>    揭露阻碍发展中国家崛起的阴谋和手段!<br>    揭秘世界经济将如何重新洗牌!<br>    一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生死之战拉开帷幕!<br>    “低碳战争”招招剑指中国!<br>    中国应该怎样迎敌?
展开
作者简介
    邓光奇,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已出版专著(参著)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全球减排协议的达成将伴随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低碳革命的到来,这将是人类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br>    《低碳战争: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谋变》基于“揭秘低碳阴谋,反思能源危机,寻求产业变革,探索应对之策”的逻辑展开分析,以谜团—骗局—诡计—手段—本象—圈套—恐慌—变革—机遇—计策—战略—悬念的层次,抽丝剥茧,揭示出低碳经济是一场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低碳经济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br>    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失去了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会,也仅仅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的追随者,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发展良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应该努力和美国、欧盟、日本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驱动者。
展开
精彩书摘
    被群起而攻之的“丹麦提案”<br>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气候门”尚未偃旗息鼓,“丹麦提案”再次让人大跌眼镜。<br>    “你看到那份文本了吗?”这是在哥本哈根大会现场的人们相互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问题。<br>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阴影,在哥本哈根上空徘徊了近一周。它就是传言中丹麦政府提出的“丹麦提案”——一份可能会威胁哥本哈根大会达成一项公正、有效协议的文件。<br>    当地时间12月8日16时,早上还在《卫报》网站搜索无果的记者遗憾又悔恨地睁大眼睛,似问非问地说:“你看到了?”说完后就匆忙离去寻找“证据”——“丹麦提案”文本。<br>    这份泄露的气候协定草案就像一根导火索,使得哥本哈根的“南北战争”一瞬间爆发。<br>    17时,也就是文本泄露1小时17分后,在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现场,200多位各国记者围堵在小小的会议室里。<br>    因为来晚了几分钟,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手苏伟不得不从记者们闪开的一点缝隙中艰难地挤到自己的发言席上。<br>    十多架摄像机早已对准了苏伟,所有的记者都在等待着中国首席谈判手将要作出的反应。<br>    一向严肃的苏伟,在发布会上一改往日风格,措辞锋利地对欧盟、日本和美国进行了猛烈抨击:“美国的减排指标换算成1990年标准,也就是减少了1%。我不懂英文,不知道字典里对Notable(显著的)的解释,我不知道1%这个比例算不算(《京都议定书》里规定的)显著的减排?在场记者都是聪明人,眼力很好,自己也能感觉到欧盟的减排目标是不是宣称的那样‘意义深远、效果显著’。”<br>    台下的一群中国记者首先笑了起来。在经过翻译解说后,国外记者也笑了。<br>    对于欧盟表示拿出100亿美元资金的方案,苏伟称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很动听。随后又话锋一转,他说:“100亿美元平均到全球,人均也就是不到2美元。在丹麦,两美元连买杯咖啡都不够。我可能听力不好,误听了,把Coffee(咖啡)听成了Coffin(棺材)。他们(同事)说这点资金连买棺材板都不够。”<br>    在中国首席谈判手尖刻的冷嘲热讽中,会场内爆发出更大的笑声。但苏伟依然不苟言笑,面色凝重。<br>    发言完毕之后,路透社记者抢到了唯一的一个提问机会。当她把几张打印好的文件直接递给苏伟时,苏伟瞥了一眼,说:“谢谢你,原来真有这么个东西,我都不知道丹麦何时做过提案。”<br>    就在中国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同时,上百名非洲游行者一边敲锣打鼓地发出各种噪声,一边高喊“同一个非洲,同一种温度”(One Africa,One Degree)的口号挤进忙碌的贝拉中心的会场。<br>    来自非洲的参会代表跳下展览台,站在会场中心的高处大声抗议发达国家在设定减排目标时的不作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要在这里达成协议,我们反对气候殖民主义,反对气候种族灭绝。任由气温上升两度将是自杀行为。”“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尽情排放温室气体,享受优质生活,现在却要我们来平分减排责任,这是完全不公平的。”<br>    激情演说立刻成为场内焦点,受到他们激情口号的感染,不少来自其他地区的参会者和媒体人士加入了他们的游行队伍,与他们高喊同样的口号。大量媒体蜂拥而至,无数相机和摄像机镜头频繁闪动,贝拉中心公共区顿时被堵得水泄不通。<br>    19时,延迟了将近3小时的“77国集团+中国”新闻发布会终于召开,全场鸦雀无声。<br>    苏丹驻联合国大使卢孟巴独自一个人坐上了主席台。他的眼睛里能看到红色的血丝。“我来讲一下丹麦文本。这种资金援助安排是不是要讨论哪个发展中国家更穷,哪个更有能力,这是在试图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卢孟巴还呼应两小时前苏伟的讽刺,“100亿美元不够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买棺材用。”<br>    在2009年11月召开的巴塞罗那气候变化大会上,非洲阵营的55个谈判代表曾经集体离场表达对发达阵营的不满。但是卢孟巴代表所有发展中国家作出谈判到底的誓言,“我要告诉你们,77国集团+中国阵营中任何一个成员都不会离开谈判桌,我们会谈判到最后一分钟。”卢孟巴异常缓慢地诉说,吐字格外清晰。<br>    针对提案文本,77国集团轮值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迪·阿平表示,当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时,这份提案是无法让“穷国”接受的。他说:“这份提案是对发展中国家公平享有环境资源权利的赤裸裸掠夺。它试图用相同的要求来约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br>    在发展中国家爆发出的愤怒声中,“丹麦提案”被攻击得体无完肤。<br>    事实上,所谓的“丹麦提案”是由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人员起草的“西方密约”。提案和《京都议定书》关于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的相关精神相悖。<br>    另外,提案还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管理权交给世界银行。这样一来,发达国家便拥有了一项特殊权利,它们可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现”来决定是否向其提供资金援助。用意何在?<br>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这无疑是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颠覆。并且,这是发达国家意欲通过扶持一些所谓的“最脆弱国家”,来进一步实现他们分化与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如意算盘”。<br>    不过,在“密谋”这份提案的时候,发达国家可能没有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感情上的伤害有多深,会遭到发展中国家如此强烈的不满和反击。<br>    很快,丹麦低调地宣布撤回提案,并声明所谓的“丹麦提案”只是一份非正式文件,大会主席、丹麦气候大臣康妮-赫泽高并不知情。<br>    在提案泄露5小时后,联合国气候外交官德波尔代表联合国也给出了答复:“这只是一个非正式的文件,用来给一些相关人员做参考。最终正式的文件是要经过所有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代表人员一致同意才能发布的。”<br>    不过,人们很难想象也很难相信,一份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首肯、至少是知情的提案,在首相领导下的内阁大臣赫泽高会不知情。对此,77国集团轮值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迪·阿平不无调侃地说:“拉斯穆森显然与赫泽高很熟。”<br>    “丹麦提案”被收回去了,但它激起的愤怒还在会场里飘荡,为数不少的环保活动分子在大会的媒体中心外高喊:“我们要气候正义!”而主席国丹麦违反大会程序,试图自作主张将一份私下拟订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所引起的强烈反对,也给本已艰难的哥本哈根谈判蒙上了一层更浓重的阴影。在互相出牌测试底线的过程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缺少信任和互相猜疑中继续进行。<br>    ……
展开
目录
序言  阳谋也是战争<br>前言 当阴谋变成阳谋<br>第1章  谜团:透过十万英尺表象看低碳内幕<br>当“碳”亲吻地球,福兮祸兮<br>知道吗,呼吸将成为财富杀手<br>“低碳内幕”:一群披着羊皮的狼<br>第2章  骗局:“碳关税”杀人不见血<br>碳关税”登上历史舞台<br>美国为何上演经典剧目<br>碳关税何以惹怒中国<br>美国能独善其身吗<br>第3章  诡计:哥本哈根的真正图谋<br>哥本哈根,黑色阴谋的开始<br>扑朔迷离的“气候门”<br>被群起而攻之的“丹麦提案”<br>B计划,玩还是不玩<br>拒绝做待宰的羔羊<br>中国凭什么高调<br>第4章  手段:二氧化碳成了替死鬼<br>温室效应曾经是古代的福音<br>气候变暖,天灾还是人祸<br>二氧化碳不能承受之重<br>气候变暖,末日真的不远了吗<br>第5章  本象:血泪斑斑的大国兴衰史<br>人类失去碳,世界将会怎样<br>帝国斜阳<br>石油引发的血案<br>俄罗斯的“光武中兴”<br>造反有“油”<br>第6章  圈套:“低碳”想要吃了谁<br>中国崛起对欧美意味着什么<br>G20取代G8,国际格局大变革<br>欧盟为啥那么卖力<br>美国宁愿自己掌自己的嘴巴<br>两大阵营的生死对决<br>第7章  恐慌:能源战愈演愈烈<br>全球能源危机<br>中国能源的近忧与远虑<br>中亚——大国能源博弈的角斗场<br>能源危机下的各国应对之策<br>第8章  变革: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构想<br>低碳革命的大幕已经拉开<br>三次产业革命的反思<br>新能源将引领第四次产业浪潮<br>……<br>第9章  机遇:未来正在等待我们的选择<br>第10章  计策:中国如何引领低碳经济<br>第11章  战略:中国如何确保长远利益<br>第12章  悬念:重头戏在坎昆<br>后记  坎昆气候大会有“果”而终<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