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经济学让人活得更快乐
人对自己没有的东西充满向往,这就是“欲望”。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中国人常说,“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欲望有五个层次,它们的关系是渐次递进的。从生理上的需要开始,到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后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欲望的最高层次。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提出了比自我实现更高的目标,也就是天人合一,成为宇宙的公民。庄子和老子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连圣人孔子也无法企及。于是有人提出“无欲则刚”。其实,无欲是做不到的,不过是以前吃过太贪婪的亏,暂时克制一下罢了。如果诱惑足够,错误还将重演。无欲的人生,又有何趣?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快乐。你挣钱,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快乐;唱歌、跳舞、游泳、下棋,莫不是为了快乐。
而痛苦是快乐的敌人。于是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少痛苦,满足欲望,获得快乐。
用什么满足欲望,减少痛苦和烦恼呢?经济学家告诉你:资源!资源是人可以利用、满足欲望的手段。有些资源,比如空气、阳光,取之不竭,无穷无尽,这些东西不足虑,经济学家也不考虑这类资源。
但是,更多的资源与我们的需要相比,却显得不够。这个不够的状态,经济学家叫“稀缺”。稀缺,当然是少,可是这个少,不是绝对的少,而是相对的少,相对我们需要的量显得少。有必要提一下,在经济学里,大部分概念都是相对性概念。
稀缺性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得到它们是要付出代价的。
经济学正是为此而来。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尽力克服稀缺性,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望。具体来说,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中国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大飞机却生产得很少。.如果不停止生产电视,把资源转为生产飞机会怎么样?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兼顾(如果能,资源就不稀缺),只能选其一。
(2)如何生产?农民种粮,既可以用机器,也可以用人工。收割机当然比人工快,可是如果只有一亩地,还是人工好,因为机器太贵,不值得。
如果是大面积耕作,当然是机器划算。所以,中国农村至今主要用人工,美国的农场则用大型机械,否则全赔钱。
生产(也包括消费)的方式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后果不同,这是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生产并不是目的,消费才是。产品只有到达消费者手里,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产品到个人手里的过程,叫做分配。如何分配,即“为谁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三个问题合起来,就是著名的“资源配置”。
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商品,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又满足了我们自己的需求,最终会使我们获得快乐。
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获得成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终于可以大方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了。
这个时候,经济学的作用开始显现了,因为经济学所讲述的就是怎么样引导个人做到利益最大化。
比如,这两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你知道这次危机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小小的次贷危机,能跨海过洲,扰动全球?为什么石油价格迅速升高到147美元一桶,但在大家都认为至少涨到200美元的时候,油价却又突然调头,一口气跌落到60多美元?为什么实用性不大的钻石那么贵,而人们须臾都离不开的水却那么便宜?期权和期货市场又是怎样运作的?等等。
只有系统了解经济学,才能明白这些是怎么回事。心里明白了,就少了惶惑。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的人如何进行选择的学问。人每天都面临选择,如果你不在乎结果,那么怎么选择无所谓,可是,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结果,就要仔细考虑.慎重抉择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