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之道
1.有时有原则,有时没原则,总的来说有原则。
孔子的“有原则”体现在为人锲而不舍上,孔子的“没原则”体现在做事变通上。
说是“没原则”,其实是原则之大者,正如武学高手无招胜有招。
无论无招或有招,都是为了制敌。无论有没有原则,都离不开做人。
当卫灵公所做的事超出了孔子的底线,孔子就要与他画线。
2.人人以为我永远妥协,其实我永不妥协。
孔子在鲁国与鲁定公及季氏妥协,在齐国与齐景公及晏子妥协,在卫国又与卫灵公及南子妥协。
当世人都以为孔子还将继续妥协下去.不过是混口饭吃、混个官做时,孔子忽然又像当初在鲁国一样牛劲发了,毅然与卫灵公决裂。自走自路。
世人以为孔子此举是山东人憨性使然,谁知这是一个极有原则的人在身体力行地行道。
中庸之道不是中间之道,而是中心之道,是核心,是本质,是善恶自明的公义。
中庸之道不是向内折中,而是由内而外发挥力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