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思想和艺术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先秦诸子的所思所论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已说明了这一点。《老子》一书开首揭药的命题--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即为道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这关系的不同认识,牵涉到语言的地位和性质。王弼的注释,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这理解几乎是为大家所接受了的。然而我们从帛书《老子》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自此可以悟及怎样才是恒道:可道不可道相生相成方是恒道。光是可道,自然不是恒道,但把可道从恒道中排除出去,也不成其为恒道。不把可道不可道加以析离,才符合老子的朴或道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可见出语言在老子的道论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后世艺术批评与创作中屡屡涉及的「韵味」观念,也是如此。韵味之所以是韵味,就在它透露出来的「恒」的性状,令人体玩不已,其中蕴蓄了种种可道不可道、已现未现的质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