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33680
  • 作      者:
    蒋重跃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学术思想史,对应的英文是intellectual history,即智力的历史,知识的历史。作为名词,intellectual又译做“知识分子”,中文习惯叫做“学者”。所谓学者,乃从事学术者也;学术的核心,乃思想也。换个说法,学术思想史既是学者的历史,又是学术的历史,更是思想的历史,它们是三位一体的,相互渗透着、相互统一着。这里的“思想”一词,当然可以包含哲学这样超越的、反思的内容,也可以包含与之相关的具体的、实际的社会历史的思维活动。无论如何,它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具体的学术传承中学者的智力活动的生动发展过程。基于这种理解,所谓先秦两汉学术思想史,就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学者的智力活动,即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史。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过,“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读通鉴论》)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这一历史上的奇观,学者们激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对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本身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两汉时期,学者们根据时代需要,在消化吸收先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精致的学术研究活动,为中国文明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所讨论的.恰恰是这个时期学术思想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联想到他提出的治理办法,可以看出,他只不过是在为这种制度的发展做一些补苴罅漏的工作。但是,不管怎么说,在他的影响下,韩昭侯确能较为自觉地实践“窜端匿疏”的术治。例如,为了防止失言,昭侯曾采纳臣下的建议:“凡有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知其谋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二)这样的例子,还有多起,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贯穿于“道德”学说乃至道家全部思想内容的基本精神,是著名的“无为”思想。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我们所要指出的是,“无为”也是贯穿于申子之学的基本思想,无论是“形名之学”,还是“窜端匿疏”,甚至“地道常静”,都从各自的角度表现了这一基本思想。更为难得的是,申不害还在实际政治斗争中,把“无为”思想加以具体化,使它在昭侯的施政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有一次,昭侯嫌祠庙的猪太小了,“令官更之”,过后抬来一看,还是刚才那一只,于是便处罚了那个企图蒙骗君上的官吏。事后,昭侯对自己的辨识力颇为得意,向人夸耀,欣然面有喜色。针对这个情况,申不害及时指出了危险所在,并进行了大胆的劝谏。他郑重地指出:单凭个人的聪明智慧,正是导致大乱的根源。因为,个人感官所及的范围毕竟十分有限,“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官而心不能知”(《吕氏春秋·任数》),所以,耳目心智是“不足恃”的,只有弃智无思而行“静因之道”,才可永葆谨慎、清醒,立于不败之地。除此而外,像申子所主张的“无智弃知”,“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等等,都离不开道家“无为”修养,在历史上都曾产生重大影响。从这方面,同样可以看出申子之学孳乳于老子和黄老“道德之意”的客观真理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从“黄老之学”到“黄帝之学”
申子之学的历史地位
如何确定黄老之学的最初作品
黄老之学源于秦楚说质疑
《尹文子》新证
韩非子与齐国黄老之学
《管子》的主流属“黄帝之言”
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

第二编 《韩非子》研读
韩非子政治文化观片论
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
孟子苟卿韩非子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兼论其政治实用主义本质
历史的变革与思想的矛盾——对韩非思想中的矛盾的再思考
从词语的不同内涵看古代的政治变革+试析《韩非子》的忠贤仁

第三编 关于王朝统治观念的思考
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
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歷数”和“尚贤”与禅让说的兴起

第四编 论历史思想的理论意义
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
董仲舒《春秋》学的通史精神初探
何休《公羊解诂》的历史哲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