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肥胖症的减肥<br> (六)药物减肥<br> 小心减肥药中的“无形杀手”<br>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肥胖者急于减肥,一些不肥胖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苗条的身材,也步入减肥者的行列——“减肥”,已成为当今的时尚。<br> 目前流行的减肥方法主要有节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手术疗法,其他还有针灸、气功与按摩减肥法等。节食、运动、手术等方法比较麻烦。因此,减肥药物备受亲睐。<br> 目前最常用的减肥药是食欲抑制药,又称厌食药。这些食欲抑制药作用于神经中枢,使人食欲减低甚至厌食,达到少吃、甚至不吃的目的,使饮食减少起到减肥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欲抑制药主要有芬特明、芬氟拉明及右芬氟拉明等。芬氟拉明在我国使用最广、时间最长,但这些药物都有较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专家呼吁谨慎使用。<br> 从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上看,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属于食欲抑制药,它可通过多种途径使体重减轻。它们能使食欲减退,其代谢产物去甲芬氟拉明还可促使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而降低血糖。但使用过量,可引起恶心、腹泻、嗜睡、口干、头痛和头晕等,并有其特异的表现如旋转性的眼震、下颌持续震颤。连续服药超过6个月,则可能产生耐受性及精神抑郁症。因此,精神抑郁症患者及孕妇忌用;严重心律失常、高空作业者及驾驶员慎用;青光眼、癫痫及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者禁用。<br> 芬特明能发挥抑制食欲的作用。同时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口干、失眠、神经紧张、过敏和头痛。芬特明还有升高血压的趋势,并会导致心动过速,所以,不宜用于伴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的治疗。此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精神依赖性。据动物实验发现,长期应用芬特明可导致脂质沉积以及肺实质细胞变化,并可出现肺动脉压增高症,因而临床应用须密切注意肺部并发症的出现。<br> 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减肥药物同时影响心肺血管内5一羟色胺的代谢,严重者可导致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而引起肺动脉高压以及心脏瓣膜损害。据报道,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流行的肺动脉高压与这一类的食欲抑制药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90年代初期,法国科学家也报道了一组由于使用芬氟拉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也有统计数字表明,近20年来,美国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也与食欲抑制药的广泛使用有关。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已经停止收载芬氟拉明及其制剂。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早在1997年就宣布将上述几种减肥药全部撤离市场,停止生产和使用。<br> 追求苗条身材的朋友们,减肥需要“综合治理”,合理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切不能把希望单纯寄托在减肥药上。<br> 乱服减肥药,惹发厌食症<br> 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表现是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5%,多见于青少年期,好发于女性。约1/3患者起病前有轻度肥胖,半数以上患者在起病前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其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十白胖和对低体重的强烈追求,如故意节制进食量,采用过度运动、致吐、导泻、服用食欲抑制药或利尿药及少吃食物的方法减轻体重。患者常有体像障碍,即自觉过胖或部分躯体过胖,所以,即使已明显消瘦,仍认为不瘦,坚持减肥。在女性患者常有闭经或月经紊乱,并在青春前期可有性心理和生理发育迟缓。严重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毛发呈脱发样、水肿、低血压、低体温、心动过缓、甚至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导致死亡。另外,患者可伴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和强迫性症状,不愿承认体重过低和进食过少是病态,不愿配合诊治。所以,神经性厌食症是患者自己造成的一种进食障碍,以有意的减轻体重为特征,社会文化及生物学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发病有重要影响。当一旦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多数患者需住院治疗,严重者往往需住院。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br> 肥胖症的中医治疗<br> 肥胖症患者不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在妇女则常易患外阴及其周围皮肤湿疹、白带过多、月经失调和腰背痛等。治疗肥胖症的基本原则是大量消耗热量,以减少体内的脂肪。其方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节食+运动锻炼”。这种方法可以使肥胖症患者体重下降,近期疗效是明显的,但须长期坚持,否则,体重又会迅速上升。控制饮食最重要的是控制脂肪和糖类,如患者饥饿明显时,可酌量增加蔬菜,或采取少量多餐办法。减少饮食应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轻度或中度肥胖者,主要是多运动,不一定严格限制饮食。<br> 药物减肥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不是主要方法,至少不能作为首选方法。因为减肥药物还包括食欲抑制药或代谢刺激药等,大多对身体有害,且长期服用不但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还会导致月经失调或闭经,甚至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我们提倡用中药制剂,特别是药膳治疗,既是药物,又是食物,既有利于节食,又能调脂减肥,易于为肥胖者所接受。至于手术减肥法,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而且术后还容易并发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多种并发症,感染机会多,切口也不易愈合,故不可轻易采用。<br> 中医对肥胖症的认识很早,如在战国时代成书的《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广肩、广腋、广项、多脂、厚皮”,说的就是肥胖人。《素问·遗篇》认为:“脾肾气虚,运化、输布失司,清浊相混,不化精血,膏脂痰浊内蓄,而致肥胖。”此后,历代医籍对肥胖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也都有所论述。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肥胖的形成多由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加之久坐、久卧而使脾气受损,膏脂痰湿内聚,从而使人肥胖。所以,中医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气虚”的说法。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基本原则,就是健脾除湿。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外,还有针刺、推拿等方法。<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