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血液透析技术及药物相关并发症
第1节 血液透析通路相关并发症
1943年Kolff等采用玻璃或金属管道分别插入动静脉,首次建立血液透析(HD)通路,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治疗。但每次透析后均须结扎所用的血管,导致血管破坏严重。1960年Quinton—Scribner等建立动静脉外瘘,使血液透析治疗得到迅速发展,但动静脉外瘘存在血栓形成、感染、潜在的致命性出血及护理复杂等缺点,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966年Berscia和CiminO建立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变得安全且简单易行。
随着透析血管通路的不断改进,动静脉内瘘(AVF)已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基本模式。AVF通路“成熟”后,可使用多年,失败率相当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长,AVF失败率有所增加,人们开始采用动静脉搭桥、留置式永久中心静脉插管等各种替代形式。最初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牛颈动脉做动静脉搭桥,但这种方法血栓形成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患者难以接受。随后采用人造血管进行动静脉吻合建立血管通路,原先使用的材料是涤纶,随后很快被聚四氟乙烯取代。
最近,Lazarus等报道了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住院情况。根据National Medical Care(NMC)所属血液透析单位的资料,血透患者与血管通路无功能相关的住院日所占的比例,从1986年的6%增长到l990年的接近ll%,增长率超过了其他并发症的住院日。美国1991年血管通路相关的住院数超过70 000人次,所占的比率也从l986年的l7%增加到20%。血管通路并发症住院率增长的原因有三点:①医疗单位对ESRD患者医疗服务的增加;②透析血流量需求的增加;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临床应用,血管通路并发症检出率增加。现将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简述如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