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甲:只发现两领。其外观线条起伏流畅,从个体甲片到整体甲衣均酷似鱼鳞状。甲片精小,加工细致,甲片上孔多而密,有实用的联缀孔,还有起装饰作用的点缀孔,且所有孔均为方形。甲片平直,表面无凸凹弧度,组成甲衣的片多在800片以上。
札甲:由长方形或近方形甲片组成。特征是甲片比鱼鳞甲片厚大,大约向外稍凸出,甲片上钻有圆形小孔等。这类甲根据保护身体部位和甲衣结构的不同来看,类似两当铠。由前后甲裙组成,无肩;由前后身甲、前后甲裙和双肩组成,无披膊;由前后身甲、甲裙、双肩和左右披膊组成,这种铠甲占所有石甲比例的80%以上,可分为大型甲片组成和小型甲片组成的两种;由近方形甲片联缀而成,有前后身甲、甲裙、肩、披膊。其特征是,甲片近方形,几乎无外凸的弧度,甲片上除联缀孔外,还有点缀孔。
特大型甲:只发现了一领,身甲已烧成白灰状,颈甲保存较好。该甲纵长1.8米,从甲衣到甲片都特别大,甲片有长方形身甲甲片、长笱形和长弧凸刃形颈甲甲片等。最长的甲片长14厘米,宽7厘米,厚0.7 厘米。从其形体和结构判断,这副甲可能是马的铠甲,即后代所谓的“马铠”或甲骑具装中的“具装铠”。据史料记载到东汉末年才有较完整的具装铠,而本次发现的这副“马铠”,由颈甲、身甲、当胸和搭后组成,已经是非常完备的形制了,比文献记载早400多年,是值得注意的新资料。
石胄是与铠甲同时出土的,所有石胄均由一整片圆形顶片和若干板瓦形或等腰梯形不带弧度的侧片组成,而燕下都的铁胄顶片则由两个半圆形片参接而成。目前已修复了一顶石胄,这顶石胄由圆形顶片和各类型的侧片组成。胄通高32厘米,底部宽度32厘米,现重3168克。该胄由5片侧片联缀而成,第一、二层各16片,第三、四层各13片,第五层15片,连同顶部圆片共计73片。胄片上下层间作固定编缀,左右作活动联缀,便于开合。在最末层前面两片甲片上有胄开合的铜环和铜钩,在铜钩的末端有一片长1厘米,宽0.5厘米,厚0.1厘米的小铜片,环在右侧,钩在左侧,相互钩合即可。胄片侧边上有装饰性的抹棱,顶片中央有一个圆形孔,中间穿着一个铜丝折扣的铜环,起美观作用,可能上面原来有红缨一类的装饰品。这是第一顶完整的秦代石胄,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百戏陶俑
1999年3~4月,在秦始皇陵园东南部内外城垣间发现一座面积近800平方米的陪葬坑,出土了一批半裸体陶俑,可称之为百戏俑。所谓“百戏”,是指古代散乐杂技。在北坑道内发现了11尊彩绘俑。俑面部和身体肌肤裸露部分均为浅粉红色,所有陶俑只穿着陶塑彩绘厚短裙,其他部位裸露,裙下部有各种纹饰,其中以菱格纹为主,另有星象纹、谷芽纹、“S”纹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