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顶级名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50068
  • 作      者:
    姜国柱著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先秦顶级名将》作者姜国柱,开天辟地,人类从远古走来,历夏商周之变,至春秋战国之壮。人类社会最初的一千八百多年,并非单调,而是充满了奇情壮采。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杀伐遍地,诸侯林立,战火纷飞。士人宾客奔走列国,或为将相,或为隐士,或为刺客,光芒耀眼。春秋霸主,战国豪雄,便在这光芒中一一闪现。秦王扫六合,天下归一。血火洗刷大地后,华夏即将重生。
展开
作者简介
    姜国柱,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史专业。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汉学》编委,陕西横渠书院名誉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学术顾问,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美国传记学院选为世界著名教授、学术领袖(先)人物。主要著作有:《张载的哲学思想》、《论人·人性》、《中国历代思想史》(先秦、宋元、明代三卷)、《李觏评传》、《张载关学》、《儒家人生论》、《道家与兵家》、《周易与兵法》、《姜太公评传》、《中国军事思想简史》、《中国军事思想通史》(五卷本)。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顶级名将》中名将有,姜太公:作为周师齐祖,千古武圣,兵家之祖,他顺天应人,倾商立周,兴周盛齐,所建千秋功业,造福当代,泽及后世。其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并能将天、地、人之道融为一体,综合考察,运筹诸事,谋划战争。同时又能通古今之变,知胜败之势,晓民众之意,精文武之略,取爱民之策,操攻取之术。  廉颇: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因功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想当众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处处躲闪,一再退让,他说:“强大的秦国现在不敢轻易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两人彼此争斗,如同两虎相斗,两败俱伤,不管谁胜谁负,都对赵国不利。”廉颇听说后,深受感动,羞愧难当。他袒衣露肉,背着荆条,跪倒在地,向蔺相如请罪。
展开
精彩书摘
    战争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物,是有多种因素起作用的实践过程;战争又是关系到国家、民族、人民生死、存亡、安危的大事。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人民,要想生存、发展、繁衍,就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缜密谋划这个大事。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这个大事,所以战争理论,军事谋略,在中国极为发展、非常丰富。<br>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思维意识、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整体的思维。孙武把重兵略与重整体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天、地、人等因素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从而思考、谋略战争中的各种问题,构建了他的军事思想理论和战争谋略计划。在《孙子·计篇》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武明确地认识到,“兵”(战争)是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的大事,对于这个大事,不可以不慎重对待,深思密察。所谓“察”,是指考察、观察、审察、深察。孙武经过“察”,并经过反复比较、衡量、计度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而提出了“五事”、“七计”。<br>    “五事”为:道、天、地、将、法。<br>    “道”为:“令民与上意”。这是指战争的政治基础,民心向背,战争是否合乎道义的问题。符合民心、合乎道义,人民就会积极拥护,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不畏死,奋勇力,战必胜。<br>    “天”为:“阴阳、寒暑、时制”。用兵打仗,要注意天时、物候,选择有利时机,战胜敌人。<br>    “地”为:“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之地。出兵作战,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地形险易,战场广狭,易于攻守,进退两难之地,以及生活资料、作战物资的运输、来源等,有利于我者则战,战则易胜。<br>    “将”为:“智、信、仁、勇、严”。指挥作战的将帅,必须具备这五种品德、素质,即有智慧,有道德,讲信义,有勇力,善治军,以这样的将帅领兵作战,才能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br>    “法”为:“曲制、官道、主用”。这是指军队的编制,军官的设置,军中的用度,即有了合理的组织编制,明确的指挥系统,充分的后勤保障,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打胜仗。<br>    能认识、掌握“五事”的将帅,才能统率、指挥军队打胜仗。否则,定会吃败仗。“五事”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条件。它包括天、地、人三个最基本要素,这是孙武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并将三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战争所得出的战争理论。<br>    “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得?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即敌我交战双方:谁的君主有道义?谁的将帅有才智?谁能够得到天时地利?谁能够执行法令?谁的武器装备精良?谁的士卒训练有素?谁的赏罚严明?依据这七个方面的条件衡量,就可以推断战争的胜负了。<br>    孙武的“五事”、“七计”,是通观全局战略分析的结果,是从整体全局战略目标来分析、思考、谋划战争这个国之大事而提出的科学谋略、决策。<br>    孙武在这个整体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从战争整体、全局来分析、思考、谋划、运筹战争,从而建立了他的战略原则和军事谋略思想。<br>    孙武认为,确定战争策略,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就是说要依据经济条件来确定。在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是敌我交战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对抗、竞赛,没有充足的物质经济条件做基础、后盾,光凭主观制定战略策略,是不可能取胜的。因为出兵打仗,一般情况是需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千辆,军队十万,越境千里,运送粮草,以及其他的各种费用,每天都要耗资千万,没有巨大的物质基础、物资准备、财力筹划,人力资源,是不可兴师动众、出兵作战的,亦是不能取胜的。所以孙武主张,进行战争,出兵作战,必须注意计算各种费用,考虑经济条件。<br>    据此,孙武提出“因粮于敌”和“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原则、方法。千里运粮,长期战争,都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指挥千军万马,一定要速战速胜,切不可旷日持久,耗尽物力、财力,而要想方设法从敌国征用粮食,补充给养,使自己粮草充足,保证战斗的胜利。<br>    孙武指出,出兵打仗,要做到“兵贵胜,不贵久”,迅速胜利,不久战不决,消耗财物,死伤兵众。这虽然是上策,但却不是上上之策。上上之策是以谋取胜,“不战而胜”。为此,孙武主张“谋攻”,并以“谋攻”为主旨,构建了自己的军事谋略思想。所以说:“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族为上,破族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用兵作战,即使是百战百胜,也不是高明的策略、战法,只有“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策略、战法。所谓“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以谋略、智慧而使敌人屈服,取得胜利。这才是以“全争”而求“全胜”的最高明的策略。所以孙武重谋、贵谋,讲究谋攻,追求谋胜。……
展开
目录
    姜太公:百家家师千古武圣<br>    孙武:兵学鼻祖惠泽万世<br>    田穰苴:武能威敌的齐国司马<br>    范蠡:儒将巨贾的传奇人生<br>    吴起:文武兼备的一代名将<br>    鬼谷子:纵横捭阖的神秘隐士<br>    孙膑:忍辱不屈终成大业的军事家<br>    商鞅:农战强国的改革家<br>    尉缭:战国之奇人奇书<br>    白起:毁誉参兰的常胜秦将<br>    乐毅:联军破齐的燕将<br>    田单:妙计复国的齐国名将<br>    廉颇:忠义耿直的赵国老将<br>    赵奢:将兵治事的军事全才<br>    王翦:扫平六方的秦军王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