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
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
语文课改谨防“淘空”了语文
语文课改与“新课标”教材的编写使用
怎样看待高考作文
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
自由阅读,需要毅力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
提倡中学生读点传记
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答《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记者问
北大也应当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做点事
——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答记者问
评一节高中语文课
《高等语文》编写意图及对“大学语文”教改的设想
“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与出路
——答《文史知识》杂志记者问
朱光潜《谈美》导读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
——答纽约大学学生访谈
“守正创新”与“文脉”的延续
——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感言
改善科研管理抑制学术失范
在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燕园生活开始的祝福
——在北大2002年新生迎新会上的讲话
在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
致北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就中文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答记者问
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的复习与考试
——与报考现代文学硕士生的同学对话
新诗是如何发生的?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序
文学审美失落的焦虑
——《旗与歌》序
这种文化研究并不蹈空
——宾恩海《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序
从一般读者的问题入手编写文学概论
——龚鹏程《文学散步》序
以个案考察切人跨文化研究
对作家文化心理的深掘
——石兴泽《老舍与20世纪文学与文化》序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
——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序
古今诗文中的“客家味”
——《客家诗文》序
《文学课堂》自序
《文学史的视野》小引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新版自序
学科史的梳理与研究
鲁迅:科技发展需“致人性以全”
《伤逝》的几种读法
永远属于青年的巴金
——答学生记者问
现代文学史上“反主题”的批评家
——关于梁实秋研究的讲稿
给“张爱玲热”泼点冷水
新诗也无须气馁
——在北大诗歌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注重研究“散文现象”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读《论语》及其他
读文七札
漫游纸上博物馆
——读《人类文明史图鉴》
可贵的是坚守与承担的精神
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
美丽的东西到处可以捡起来
——送别敬爱的林庚先生
内容摘要
《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所收论文涉及当今中国教育界和学界众多热点问题,其中以中学语文课改、大学语文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等相关内容为主,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和好评,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