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颇为关注的课题,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统一的评价方法。针对高技术企业开展的业绩评价相关问题研究,不仅具有指导高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丰富我国业绩评价理论、完善管理学科建设的理论价值。
《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的形成、演变和基本特征,在借鉴国内外业绩评价方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认为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业绩评价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评价指标的种类,而且体现在指标权重的大小上。
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寻找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基础上,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设计反映盈利能力状况、营运能力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等维度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客观、公正、综合地反映其业绩。高技术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系统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和评价结果运用等部分构成,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居于核心地位。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值。
《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运用江苏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来综合考察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企业规模与经营业绩呈现负方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呈现高度正相关,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的负相关程度也不显著。高技术企业应构建以提高企业业绩为导向的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业绩股份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以凋动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高技术企业的业绩评价必须具备系统、全面、真实的数据资料,正确理解与净化财务报告足业绩评价的前提条件。高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业绩评价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数据资料的需求,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智力资本核算和财务报告的改良等方面。拓展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研究支出费用化、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选择基于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的摊销方法。改进成本费用核算和管理方法以及成本分析方法。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载体,是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点,要求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突破现行核算模式,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实现创新。高技术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重点在于反映企业价值,报告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如何把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更有效地与市场进行沟通。高技术企业价值报告应披露有关财务核心能力、无形资产、智力资本、社会责任和价值链等相关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