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闽梦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950173
  • 作      者:
    李叔同著
  • 出 版 社 :
    天津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其谢与缺,罔非自然。至人参化,以入涅槃。此境胜美,亦质亦玄。
  悲欣交集,遂与世绝。悲见有情,欣证悼悦。一贯真俗,体无差别。嗟哉法师,不可言说。
  ——叶圣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指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作词的这首《送别》犹在耳畔回荡,而他本人早在1942年就“送别”了这个世界。
  但李叔同的惊世一生不得不让所有人为之惊叹:他“二十文章惊海内”,融音乐、雕塑、绘画、文学、篆刻、书法于一身,却于1918年,舍家弃业,皈依佛门。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幼时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著名高僧,他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享誉海内外。
  他的代表作有:《清凉歌集》、《南山律在家备览》、《四分律戒相表记》、《李息翁临古法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南闽梦影》立足李叔同出家前后所做的文章,收录他在音乐、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心得、与友往来书信以及出家后奔波于各寺间所做的演讲、讲辞,几乎涵盖了他一生的思想变化历程。书中大师“直把杜陵呼小友”的挥洒自如与出家后“誓度众生成佛果”的普济胸怀,让他的文章各有千秋,数分秋色。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之最后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 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摒弃医药 ,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 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惊喜赞叹,谓感动之力有如是剧且大耶。余 因念此稿虽仅数纸,而皆撮录古今嘉言及自所经验,乐简略者或有所取。 乃为治定,付刊流布焉。 弘一演音记 第一章 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第二章 病重时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 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 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 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 如弘一法师所书之字幅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惟不能 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 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 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 ,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自患病,何反舍 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 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 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 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 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第三章 临终时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问 ,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 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 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囚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苫。倘强为移动沐浴 更衣,则痛苦将更加剧。世有发愿生西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 坏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 触,遂起麒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 。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 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 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 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 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已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 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又寻 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磬 及小木鱼声,因其声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若依余意,应免除 引磬小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大磬、大木鱼,其 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实胜于引磬、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 不同。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 可随时改变,万勿固执。 第四章 经命终后一日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 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 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 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口信愿真切,临终 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 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记切记)。因八小时 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 八小时后着衣,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 热水,围于臂肘膝弯,不久即可活动,有如生人。 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其新衣应布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坟。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第五章 荐亡等事 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 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 罕有实益。《印光法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谓其惟属场面,徒作虚套。若 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莫大之利矣。 如请僧众念佛时,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 讥议。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 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出丧仪文,切勿铺张。毋图生者好看,应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莲池大师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 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 第六章 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 程,宜检阅之。 第七章 结语 残年将尽,不久即是腊月三十日,为一年最后。若未将钱财预备稳妥 ,则债主纷来,如何抵挡。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 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 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曰修持 ,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1933年1月于厦门妙释寺讲 P43-46
展开
目录
风风雨雨忆前尘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南闽十年之梦影
断食日记
西湖夜游记
改过实验谈
改习惯
行脚散记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最后之
人生之最后

不如归去归故山
晚晴集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授三归依大意
敬三宝
常随佛学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净宗问辨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律学要略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佛法大意
药如来法门略录
佛法十疑略释
佛法宗派大概
佛法学习初步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心地光明一笑呵
致刘质平(不可交寻常之友)
致刘质平(宜注意者)
致夏丏尊(代购水笔)
……

亦俗亦佛论长物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