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博学
【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震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yuan,绿团鱼)鼍(tuo,扬子鳄)、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日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日天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译文】
所以。至诚的道理是永不停止的;永不停止就可长久流传,长久流传就会有效果,有效果就会悠久无穷,悠久无穷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高妙精明。广博深厚,能够承载天下万物;高妙精明,能够覆盖天下万物;悠久无穷,可以生长天下万物。广博深厚与地相配,高妙精明与天相配,悠久无穷就像天地那样无边无际。这样,不表现却自然彰显,不行动却自然感人化物,无所作为却自然获得成功。
天地的道理。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诚。而化生万物,形形创色,难以测知其中奥秘。天地的道理就在于广博,深厚,高妙,精明,悠远,长久。现在就说天吧,论小它不过是小小一片光明,论它的整体那真是无穷无尽,日月在上空运行,星辰在上空悬系,地上万物都被它覆盖着。现在拿地来说吧,论小它不过是一小撮土积累,论大它的整体广博深厚,承载着华山不觉得沉重,收容河海江湖而不见有水泄漏,万物都可以承载于大地之上。再说山吧,论小它不过是小小石头积累而成,论大它的整体高峻宽阔,草木花卉生长在山上,飞禽走兽栖居在山中,丰富的宝藏从里面开发出来。现在再谈水,论小它不过是一小勺水汇积起来,论大水的宽广,那真是浩瀚无际,深不可测,里面生活着鼋鼍、蛟龙、鱼鳖,各种财货也都从水中繁殖出来。
《诗经》里说:“只有上天的道理深远得很。运转永不停止。”这大概是说:“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呜呼,这难道不光明!周文王的德行那么盛大纯洁!”这大概是说周文王之所以被尊谥为“文”,就是因为他盛大纯洁的品德常行不止。
第二十七章 修身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日: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啊,圣人之道。浩浩荡荡,充塞于天地之间,生长发育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而又伟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等待圣人出现后才能实行。所以说:如果不是至德之人,他就不能成就圣人之道。因此,君子应当尊奉德行,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经了解的道理,从而探究对事理新的认识,抱着朴实忠厚的态度崇尚礼节。这样,身居上位时不要骄傲,身居下位时不要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言论主张能被采纳使国家振兴。国家政治黑暗时沉默不语力求保全自身。《诗经》里说:“既明达又智慧,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这句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二十八章 明道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愚蠢的人却又爱只凭主观意愿行事;卑贱的人却又好独断专行;生活在当今时代,却偏要去恢复古代的制度。像这样的人,灾祸一定要降临到他的身上。
“不是天子,不敢议论礼制,不敢制定法度,不敢考核文字。现今天下统一,车辙的距离相同,书写的文字相同,实行的伦理道德也相同。虽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德行,是不敢轻易制礼作乐的;虽然有天子的德行,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不敢轻易去制礼作乐。”
孔子说:“我解释夏代的礼法,但由于它的后代已经衰亡,现在只有一个杞国存在,所以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代的礼法,现只还有它的后代宋国保持着。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今正实行着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