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枕上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江浪。夜长天色总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原稿手迹第二句“江海翻江浪”中的第二个“江”字应为“波”,似是毛泽东手书时的笔误。《人民日报》正式发表的毛泽东的审定稿对之作了改正。这整首词如本篇开头所登载。只是手迹中原句为“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抄清稿为“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通过对这三个版本的文字对照,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来毛泽东对这首词所作的修改精之又精,全词八句,修改了三句,即第四、五、六句。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写作时间。以往流行稿说明的写作时间是“一九二○年”,故许多论者多以为是婚前热恋之情词。流行稿的最初来源,可能是出于李淑一的回忆记录稿。但毛泽东的手迹稿所标明的时间却是“一九二一年”。据此,国内研究者和注释者确定此词并非毛泽东热恋时的情词,而是新婚别离后的相思之作,因为毛泽东与杨开慧已于1920年冬结婚。但是,若以阳历计,则1921年初是阴历1920年的冬末。那么,这首词极有可能成之于婚前而不是婚后,并且极有可能成之于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前夕。李淑一的回忆应该是可信的。但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离世前仍对这首词所作的修改是精之又精的。注释 [堆] 愁卧在床状。 [离人] 指杨开慧。杨开慧(1901-1930年),号霞,字云绵,湖南长沙县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杨昌济之女。1920年底与毛泽东结婚,生有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子。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夫到上海、武汉等地短居。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杨开慧留居长沙板仓。1930年10月被国民党湖南反动当局下令逮捕,狱中数遭刑罚,但她坚贞不屈,拒不同意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婚姻关系。同年11月,壮烈牺牲于长沙浏阳门外。 [残月] 宋代柳永《雨霖铃》词中有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意会 莫约是爱神的无端戏扰?还怕是求婚时遭挫有难言苦衷?有着海一般心胸的伟人丈夫,还从来没有如此忧愁过。本来,在你记忆的字典中,极难找到诸如堆、愁、翻、夜长、难明、无奈、灰烬、倦极、残月、眼泪等字眼。一首寄愁词,定能够敲开霞姑那掩而半开的心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