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7067268
  • 作      者:
    (明)赵献可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医论性著作,是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对命门的阐释、对肾之水火的探究,丰富了明代温补学派的理论,也丰富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内容。概述结合临床实际活用古方,辨析疑难病症的诊治,对发掘古方深义,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为明·赵献可(养葵)所著。全书6卷,内容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上、下)、后天要论。
  该书作者十分强调中医“肾间命门说”,认为命门与肾即水与火的关系,他说:“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并认为养生与治病,如能充分理解此说,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于有关医学问题也就豁然贯通了。故书名为《医贯》。
  文中论理深透,每一论后,广引诸家之说,举前人有效治验,评以己见,使述与评融为一体。对一些临床疗效好的常用方剂,均作了充分的阐发。因此,本书对于进一步研究“命门学说”是一本有代表性的必读书。
  今据天盖楼、三多斋两刻本互校排印,并在编次上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展开
精彩书摘
    客问曰:吐衄血者,从下炎上之火。暑热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风寒之证?曰:此六淫之气,俱能伤人。暑热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风寒者半。而火燥之后,卒又归于虚寒矣。
    《内经》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刑,民病血溢血泄。又曰:少阳之复,火气内发,血溢血泄。是火气能使人失血也。而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呕血、血泄、鼽衄、善悲。又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血见,是寒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血见,是湿气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冷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能使人失血者也。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风湿相薄。民病血溢,是风湿相搏血溢也。又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民病反侧咳逆,甚而血溢。是燥气亦能使人血溢也,六气俱能使人血溢,何独火乎?况火有阴火、阳火之不同。日月之火,与灯烛之火不同;炉中之火,与龙雷之火不同;又有五志过极之火。惊而动血者,火起于心;怒而动血者,火起于肝;忧而动血者,火起于肺;思而动血者,火起于脾;劳而动血者,火起于肾。能明乎火之一字,而于血之理,思过半矣。
    刘河间先生,特以五运六气暑火立论,故专用寒凉以治火,而后人宗之。不知河间之论,但欲与仲景《伤寒论》对讲,各发其所未发之旨耳,非通论种种不同之火也。自东垣先生出,而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始禁用寒凉。自丹溪先生出,而立阴虚火动之论,亦发前人所未发。可惜大补阴丸、补阴丸二丸中,俱以黄柏、知母为君,而寒凉之弊又盛行矣。嗟乎!丹溪之书不息,岐黄之道不著。余特撰阴阳五行之论,以申明火不可以水灭,药不可以寒攻也。
    六淫中虽俱能病血,其中独寒气致病者居多。何也?盖寒伤荣,风伤卫,自然之理。又太阳寒水,少阴肾水,俱易以感寒。一有所感,皮毛先入,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经先受。血亦水也,故经中之水与血,一得寒气,皆凝滞而不行。咳嗽带痰而出,问其人必恶寒,切其脉必紧。视其血中间,必有或紫、或黑数点,此皆寒浮之验也。医者不详审其证,便以为阴虚火动,而概用滋阴降火之剂,病日深而死日迫矣。余尝用麻黄桂枝汤而愈者数人,皆一服得微汗而愈。盖汗与血一物也,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余读《兰室秘藏》而得此意,因备记以广其传。
    一贫者,冬天居大室中,卧大热炕,得吐血,求治于余。余料此病大虚弱而有火。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其里之虚热,是其法也。冬天居大室,衣盖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忆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一证,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遂成衄血。却以麻黄汤,立愈。
    ……
展开
目录
卷之一  玄元肤论  1
内经十二官论  1
阴阳论  9
五行论  15
卷之二  主客辨疑  21
中风论  21
伤寒论  31
温病论  37
郁病论  39
卷之三  绛雪丹书  43
血证论  43
卷之四  先天要论上  62
八味丸方  62
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论  63
水火论  64
六味丸说  65
八味丸说  66
滋阴降火论  67
相火龙雷论  68
阴虚发热论  69
痰论  71
咳嗽论  72
吐血论  75
喘论  76
喉咽痛论  80
眼目论  83
卷之五  先天要论下  87
齿论  87
口疮论  88
耳论  89
耳疮论  92
消渴论  94
气虚中满论  97
噎膈论  100
泻利并大便不通论  103
小便不通并不禁论  106
梦遗并滑精论  109
卷之六  后天要论  113
补中益气汤论  113
伤饮食论  120
中暑伤暑论  124
湿论  128
疟论  131
痢疾论  136
方剂索引  14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