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般概念上,“神”是指精神而言,故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灵枢·本藏篇》)、“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本神》)。
同时,“神”还意味着生命体的功能主宰。《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即指此而言。此外,《灵枢》又将正气称为“神”,所谓“神者正气也”(《九针十二原》)。
古人还认为,神,魂、魄、意、志等概念,都可以“神”字总之,它们分居于五脏,所以《素问·宣明五气》专论“五藏所藏”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之说,而这五脏又统称为“神藏”(《三部九候论》)。从“心藏神”可知,“神”与心的关系最为重要。《韩非子,内储说》称“君为神明”;《淮南子》说“或问神,曰:心”,“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精神训》)。因而,医家也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及“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六节藏象论》)的说法。这些论述,反映当时对脑的功能尚缺乏完整的认识。
神与精、气的关系是难以分割的,所以常有“精神”、“神气”之称。古代医家认识到“神”由精气所生,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谈到“神”的产生,以为“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分别从先、后天角度讨论了“神”的生成。除此以外,《内经》还有不少篇章论述了这一问题。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的“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生气通天论》的“阳气者,精则养神”,《灵枢·肠胃篇》的“血脉和则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以及《本神》的“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无不反映了“神”由精气所生的唯物主义观点。
上述内容,说明中医学关于气、精、神的学说,不但深受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这一思想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表达与深化。
后世的医家、养生家对气、精、神学说十分重视,他们的认识也有一定提高。晋代道成以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道家认为养生之道在于维护精、气、神,以达到“养气、积精、全神”,延长寿命的目的。医学家如金元时期的李东垣,他认为养生当以养气为本,持有“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省言箴》)的观点。又如张介宾,则认为“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可言道矣”(《类经·摄生类》),其对先、后天精气互生之理,以及精、气、神三者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