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4334405
  • 作      者:
    范寿嗣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范寿嗣,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任钟祥有线电视台副台长。致力于有线电视技术和管理。80年代初在市县级率先应用有线电视新技术,湖北电视台为此摄制专题作了报导。1991年1月研制成功300MHz邻频前端得到广电部认可、并获全国城市有线电视科技成果二等奖。编著《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技术》获全国城市有线电视科技成果特等奖。相继在《电视技术》、《世界有线电视信息》、《有线电视技术》等十余种国家级刊物和多届国际、全国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发表论文60余篇次,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对我国县级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思考”、“蓬勃发展的中国卫星广播电视”、“钟祥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与区域联网规划方案”等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国教育大精典》等十多种大型文献中。“钟祥有线电视微波联网工程实践”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1998年度优秀论文并获得进入全球信息网交流的资格,并多次获地、市专业人才奖励及最佳知识分子和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现代实用新技术类书藉。结构独特,包括有线电视模拟与数字光纤及微波传输技术三部分,共21章。模拟光纤传输技术侧重于HFC网络建设。从理论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纤传输系统中所有器件、设备,包括:光纤、光缆、光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光纤连接器等各种无源器件,以及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在网络中的作用、基本工作原理、性能与主要技术参数,对光纤接续技术、光调制技术、光纤拓扑结构作了介绍,对AM、FM光传输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尽地分析,还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光纤传输链路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安装施工、调试测量及工程验收等,并示例说明。
    数字技术方面介绍了数字技术特征与应用领域,数字信号的形成与主要技术参数,以MPEG-2为家族的数字压缩技术与数字调制技术,以及DVB数字视频广播、SDH同步数字系列光纤传输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ATM异步转移模式和未来信息时代有线电视的多功能应用及光纤传输的技术模型。最后还介绍了有线电视微波传输技术及应用,对HFC上行链路(包括电缆选型)作了专题讨论。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内容新颖、新技术面广、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视野开阔之特征。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规划设计、网络升级改造、区域联网的工程技术、维护管理人员,可供大、中专院校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参考。也是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较好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1.1光纤传输技术发展简史
    21世纪即将来到之际,随着全球高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世界正在从传统的物质经济、资本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信息和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将起到支柱作用,并将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早在有了人类就知道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追朔到我国3000年前的烽火台,到1880年贝尔发明光电话直到今天利用卫星、微波、电缆和光纤等传输手段,人们不断地在探讨、研究开发各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以求更快地获取更多的信息。1966年被称为“光通信之父”的英藉华人高锟(c.k.kao)博士,根据介质波导理论,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他预见到只要没法消除玻璃中的各种杂质,做出有实用价值的低损耗光纤是完全可能的,并指出光纤的衰耗为20dB/km的要求还远大于材料的机理所确定的损耗极限。然而这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的Mauter等人首先研制出衰耗为20dB/km的光纤,并在1972年又把光纤的衰耗降到4dB/km,此时,各国才开始重视光纤通信这一新的通信方式,继而使光纤通信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就在光纤有了重大突破的同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半导体(GaAIAS)激光器,为光纤通信找到了合适的光源,此后通过各国的不懈努力,各种类型的激光器相继被研制开发出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光纤传输技术发展简史
1.2 光纤传输技术的优越特性
1.3 光纤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二章 光纤传输基本原理及传输特性
2.1 光是电磁波
2.2 光纤的结构及其分类
2.2.1 光纤的结构
2.2.2 光纤的分类
2.2.3 光纤传输中的传导模
2.2.4 多模光纤
2.2.5 单模光纤
2.2.6 色散位移光纤(DSF)
2.3 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3.1 几何光学理论
2.3.2 电磁波动理论:
2.4 光纤传输主要特性
2.4.1 光纤的传输损耗
2.4.2 光纤的带宽与色散
2.5 光纤的机械强度

第三章 光纤成缆结构及其性能
3.1 光缆构成及其分类
3.1.1 光纤成缆结构
3.1.2 光缆的分类
3.2 光缆的性能
3.2.1 光缆的光学性能
3.2.2 光缆的机械性能
3.2.3 光缆的环境性能
3.3 部分国产光缆产品介绍
3.3.1 光缆型号一规格代号说明
3.3.2 部分国产光缆产品介绍
3.3.3 国内光缆生产厂家简介
3.4 某省有线电视光纤主干传输网工程建设对光缆要求介绍
3.4.1 光缆技术要求
3.4.2 主干传输网光缆对结构原材料的要求
3.4.3 工程用光缆包装与交货要求
3.4.4 验收

第四章 光纤链路中的无源器件
4.1 光纤耦合器(或光纤分路器)
4.1.1 光纤耦合器(或光纤分路器)的作用
4.1.2 光纤耦合器的种类
4.1.3 光纤耦合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4.1.4 国产光纤耦合器性能介绍
4.1.5 光纤CATV系统中光分路器的设计方法
4.2 光波分复用器
4.2.1 光波分复用器的作用
4.2.2 光波分复用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4.2.3 光波分复用器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介绍
4.2.4 光波分复用器在CATV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模式
4.3 光隔离器
4.3.1 光隔离器的作用
4.3.2 光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4.3.3 光隔离器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4.4 光衰减器
4.4.1 光衰减器的作用
4.4.2 光衰减器的种类及基本结构
4.4.3 在线型固定衰减器产品光学参数介绍
4.5 光开关
4.5.1 光开关的作用
4.5.2 光开关的种类及性能参数
4.6 光滤波器
4.6.1 光滤波器的作用
4.6.2 F-P腔型滤光器基本原理与性能参数
4.7 光路连接器
4.7.1 光路连接器的作用
4.7.2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分类及结构
4.7.3 光纤活动连接器性能参数及产品介绍
4.8 光纤配线架、光纤接续盒、光纤终端盒

第五章 光纤系统的接续
5.1 光纤接头的损耗理论
5.1.1 光纤轴向错位
5.1.2 光纤角度倾斜
5.1.3 光纤端面间隙
5.1.4 模场直径差异
5.1.5 光纤连接处的后向反射
5.2 光纤固定接续
5.2.1 固定接续应用范围及要求
5.2.2 固定熔接接续方法
5.3 光纤的活性接续(活接头)
5.3.1 光纤链路的回波损耗
5.3.2 APC连接器与标准PC连接器的比较
5.4 带状光纤的固定接续
5.4.1 带状光纤熔接法
5.4.2 V型槽法
5.4.3 预装配连接器接续

第六章 CATV光纤传输中的调制方式
6.1 光强度直接调制方式
6.2 光外调制方式
6.3 幅度调制光纤传输技术(AM-VSB)
6.4 频率调制光纤传输技术(FM-IM)
6.5 数字调制光纤传输技术(PCM-IM)

第七章 光发射机
7.1.发光器的基本原理与激光
7.1.1 爱因斯坦光发射理论
7.1.2 激光器原理
7.2 半导体激光器(LD)
7.3 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DFB)
7.4 DFB激光器的强度调制系数与极限值
7.5 AM-VSB光强度调制发射机
7.6 外调制光发射机
7.7 正向光发射机与反向光发射机
7.8 部分进口、国产光发射机产品介绍

第八章 光接收机
8.1 光接收器件原理与特性
8.2 光接收机用光电二极管
8.2.1 PIN光电二极管
8.2.2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8.3 光接收机的构成
8.4 光接收机的性能要求
8.5 正向光接收机与反向光接收机
8.6 部分国产光接收机产品介绍

第九章 光放大器
9.1 光放大器的作用
9.2 光放大器的种类
9.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9.3.1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9.3.2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组成
9.4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9.5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三种工作模式
9.6 EDFA在CATV中应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7 掺铒光纤放大器产品介绍

第十章 AM光纤传输性能分析
10.1 AM光纤传输系统噪声与载噪比
10.1.1 AM光纤传输系统噪声的主要来源
10.1.2 AM光发射机噪声对载噪比的影响
10.1.3 光接收机中光检测二极管散粒噪声对C/N的影响
10.1.4 光检测器中前置放大器的热噪声对载噪比的影响
10.1.5 AM光纤传输系统的载噪比
10.1.6 多级光纤传输系统的载噪比
10.1.7 HFC光纤/同轴电缆的载噪比
10.2 AM光纤传输系统的信号失真
10.2.1 AM光纤传输系统产生失真的原因
10.2.2 激光器电一光特性的非线性
10.2.3 激光器附加频率调制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10.2.4 光纤色散特性产生非线性失真
10.2.5 激光器的调制度与非线性失真
10.2.6 AM光纤传输系统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10.2.7 两级AM光纤链路的CSO和CTB

第十一章 FM光纤传输系统及性能分析
11.1 FM光纤传输系统组成
11.2 FM光纤传输系统的噪声与载噪比

第十二章 光纤CATV网络拓扑结构
12.1 光纤CATV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
12.1.1 树形拓扑结构
12.1.2 星形拓扑结构
12.1.3 双星拓扑结构
12.1.4 环形拓扑结构
12.1.5 网孔形拓扑结构
12.1.6 母线一星形拓扑结构
12.1.7 星一树形拓扑结构
12.2 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的几种结构型式
12.2.1 光纤超干线(FST)
12.2.2 光纤干线(FBB)
12.2.3 电缆区域网(CAN)
12.2.4 光纤到节点(FTF)
12.2.5 光纤到路边(FTC)
12.2.6 光纤到最后一个放大器(FTLA)
……

第十三章 AM光纤CATV网络设计及设计示例
第十四章 光纤传输系统工程安装 调试 测量方法及验收
第十五章 数字技术与数字信号的主要技术参数
第十六章 数字压缩与数字调制技术
第十七章 数字视频广播 (DVB)
第十八章 SDH同步数字光纤传输技术及应用
第十九章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技术
第二十章 ATM异步转移模式技术
第二十一章 面向21世纪共享信息未来
附录一 有线电视微波传输技术及应用
附录二 TX10同轴电缆在HFC网络中的应用
附录三 我国上空可收视卫星节目及参数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