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维度将所有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聚集起来的话,那么这个维度就是人际关系所承担的主要角色。对他人的需要有助于个体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因此它本身就是有动机性的。正如克莱因和崔碧屈(Tribich)所说:“客体关系理论是针对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的动机概念做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反应。”格林柏格和米歇尔在他们的观点中也回应了这种思想:“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虽然一些客体关系学家在他们的理论中仍继续使用张力降低和原欲冲突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已经或明显地、或不明显地转向了关系的视角上。
这是人类研究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这不仅说明了人类行为是被与关系有关之物推动着,而且说明了人类精神本质上基本是关系的。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没什么关系。
要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了解关系是如何被内化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转变成自体感的。
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各种不同关系中,最重要的或许便是与早期抚养者的关系了。客体关系理论家独特的、重要的且单一的论述是:基于适宜的早期人际关系,可以预测最佳发展和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早期抚养关系是与母亲建立的。因为这种关系占据了儿童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它与情感的满足(和剥夺)密切联系,因此客体关系学家认为它构成了所有后续关系的模板。
将重点放在作为儿童心理构成的重要发展力量的母亲身上,是与传统精神分析在强调点上的一个主要转变。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父亲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使幼小男孩心理上产生阉割焦虑、使幼小女孩心理上产生阴茎嫉妒,父亲强有力地影响了儿童是否能成功地度过恋母期。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儿童与母亲的关系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将重点从父亲身上转到母亲身上,这意味着在重要概念上的重新定位。首先,它叙述了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体验和冲突类型。例如,亲密和抚养的问题逐渐使权力和控制的问题黯然失色。其次,在另一个层次上,它又提出了一些有关恋母冲突的重要性的颇具创新性的内容。对客体关系理论学家来说,前恋母期发生的事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比恋母期发生的事件更为重要。
这正击中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将促成最佳心理发展的关键点放在一个人在五岁或六岁时发生的事情上,但客体关系学家却将此关键点放在更早的时间点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