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美
真可惜,性竟成了一个丑恶的字眼,一个小小的丑恶字眼,甚至教人无法理解。性到底是什么?我们越想越不得其解。
科学说,它是一种本能。可本能又是什么?很明显,本能就是某种古而又古的习惯变得根深蒂固后形成的一种习性。一种习惯,即使再老,也是有个开头的。可性却没有开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它。所以说性绝非是从“习惯”而来。
人们又把性说成欲望,像饥饿一样。欲望,什么欲望?繁殖的欲望吗?真叫荒唐。他们说,雄孔雀竖起他全部漂亮的羽毛来,令雌孔雀眩惑,从而雌孔雀会让他满足一下繁殖的欲望。可为什么雌孔雀不这样表现一下去眩惑雄孔雀从而也满足她的繁殖欲?她肯定同他一样对蛋和幼雀充满欲望。我们无法相信,她的性冲动太弱,竟需要雄孔雀来展示那蓝色羽毛的奇景,以此激起自己的欲望。绝不是。
反正我从没见过哪个雌孔雀注意过她的丈夫展示其黄蓝相间的光彩。我不信她注意过这个。我一点也不信她能辨别黄、蓝、褐或绿这几种颜色。
如果我见过雌孔雀凝神注意过她男人的花花风采,我会相信雄孔雀竖起羽毛是为了“吸引”她。可她从来不看他。只是当他扑棱一下用他的羽毛碰到了她,就像风暴穿过树丛那样,她才似乎有了点生气,这才瞟他一眼。
这类性理论真教人吃惊。雄孔雀竖起羽毛风光一番却原来是为雌孔雀,可雌孔雀的眼睛却从不看他。你就想象一个科学有多么幼稚吧,他甚至赋予雌孔雀一双深邃灵活的目光去欣赏雄孔雀的色彩与造型。哦,多么会审美的雌孔雀啊!
雄夜莺歌唱是为了吸引雌夜莺。雌夜莺十分好奇,听他在求偶期间长出最美的歌。而蜜月一过雌夜莺就不再对雄夜莺感兴趣,而只顾起幼莺来。即便他歌唱不是为了吸引她,至少也是为她开心取乐。
理论是多么令人高兴又是多么幼稚!可这些理论背后隐藏着一种意愿。所有性理论背后都藏有一个不可饶恕的意愿,那就是否定并要抹杀其神秘和美。
因为美就是一种神秘。你既不呢功能吃又不能用它来做法兰绒。于是,科学说,追求女性并引诱她繁殖,这是一种诡计。好不幼稚!好像女性需要勾引。她甚至可以在黑暗中繁殖。那么,哪里有美之诡计呢?
……
展开
今天英国的一些艺术评论家,则因作为画家的劳伦斯使英国在文化精神上未曾完全败给拥有毕加索的同时代的法国和西班牙,而对他感激不已。
在遭禁74年后,英国大作家D.H.劳伦斯的一批情色画作终于在伦敦公开展出。
中国读者将在此书中第一次欣赏到这些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