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辑部报告<br> 写给青年学生的序<br> 青年人的阅读<br> 写作的个人感受<br> 寻找文化现场<br> 道士塔<br> 这里真安静<br> 阳关雪<br> 都江堰<br> 风雨天一阁<br> 上海人<br> 夜雨诗意<br> 老屋窗口<br> 信客<br> 一个王朝的背影<br> 遥远的绝响<br> 苏东坡突围<br> 壮士<br> 中秋<br> 最后的课程<br> 长者<br> 荷马的迈锡尼<br> 我一定复活<br> 石筑的《易经》<br> 向谁争夺<br> 我们不哭<br> 文字外的文明<br> 人生的最后智慧<br> 你们的祖先<br> 河畔烤鱼<br> 且听下回分解<br> 阔气的近邻<br> 黑袍飘飘<br> 玄奘和法显<br> 远行的人们<br> 国门奇观<br> 甘地遗言<br> 我拒绝说它美丽<br> 没有例外的衰落<br> 远征和失序<br> 迷昧与保守<br> 中国牛的眼神<br> 面向自然<br> 今天我及时赶到<br> 写作——与世界对话(答学生问)内容摘要
这是出版社为青年学生编选的一本书,一群年轻人与一个中年人在这里初次见面,还会一起逗留一段时间。没准还能成为长久的朋友。青年学生读点文学,学点写作,主要不是为了今后当作家。当文学被看成是一种非职业性的人生素养,当写作被看成是一种跨专业的社会性训练,它们反而会真正重要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专业作家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接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