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是中原对东北的最后一次防守。
它因为见得太多而具有经验,因为所有的长城都已坍塌得不成样子而一定要千秋永固。明长城不可能不坚硬,八达岭是戚继光修的,山海关是徐达修的,朱明皇帝派这样两个人物来修长城,修城就是用兵,就是战争。这世上从未有过这样的王朝,统治了270多年时问,居然就修了270多年的长城,从未停止过。修长城,绝对是一个王朝内心空虚的写照。它怎么可能不空虚呢?它太知道在长城的北面有谁在那里磨刀霍霍了。我只是断断续续地望见过这一道长长的墙,它最吸引我最让我有感觉的那一部分,是九门口。它在绥中西南,刚刚离开山海关一段距离。它也是关,关外第一关。远望时,它像一只鹰,身子扎进谷底,两翅翔在峰巅。身子是关,两翅是城,在巍峨的燕山与连绵的辽西之间拦挡着。谷底流着九门河,城关其实是一把梳子似的泄水城门,因为关门有9个而叫“九门口”。女墙在河北一面,城堞在辽西一面。有一会儿我突然转向了,为什么枪口还是对着东北?呵,东北是关外,枪口理所当然要指向女真的马队。历史上的九门口可没这么安详过。不远处有一座朱梅墓。由朱梅我想到那个置努尔哈赤于死地的袁崇焕。在宁远保卫战中,朱梅和袁崇焕一起击败了努尔哈赤,后来又一起击退了皇太极。皇太极恨透了袁崇焕,像他的先祖金兀术们使一个离间计就让赵构杀了岳飞一样,他使了一个离间计就让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因朱梅退镇山海关有功,死后明廷在他战斗和保卫过的九门口长城脚下,建造了这座大墓园。一段城墙,一座关卡,只要它站立在这里,就有或悲或喜的剧目上演。明朝的皇帝们以为有一条长城就可以让子子孙孙受用不尽,他们忘了一个王朝如果昏庸腐败,就会腹背受敌,当关内的农民与关外的清军两面夹击时,那崇祯皇帝照样得跑到景山上去上吊。李自成与多尔衮在九门口相遇了。但他没想到山海关守将总兵吴三桂因为爱妾陈圆圆叫刘宗敏掳去而叛明降清,并出关迎请多尔衮入关。可怜的李自成农民军打得了明军打不过清军,反而从关内帮了清军一个大忙,让努尔哈赤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关内的主人。长城是什么?对于北方的游牧者,长城就是目标。城越长,越坚固,越能刺激他们的战争欲和占领欲。这是修长城的人的悲剧,也是长城自己的尴尬。……P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