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天堂何在》并不是一篇作者自谓的"小说",因为它缺少精巧故事和富于张力的语言,在文学上是并不成功的。"天堂何在"作为书名,显示其个人《忏悔录》式的道德自省主旨。与思想大家们所作《忏悔录》不同的是,《天堂何在》以素面朝天的姿态,用最平凡的视角与最朴实的笔墨,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监狱环境下的道德自赎历程,进而思考一个凡人的社会尺度。
在监狱中,作者经历过种种道德洗炼的过程,通过积极参与监狱的文化活动,认知到快乐源于心灵;通过个人命运对家庭的干扰,认知到伦理与责任;通过同监犯人的成功或沦落,认知到内心宁静的价值。重返自由的社会化过程,是"知性的天堂"上升为"理性的天堂"的过程,是相对满足感变为自我意识的绝对满足感的过程。监狱或者看守所,不过是天堂或者地狱的皮相,皮相表达的是工具理性,本质却是价值理性。借用犯人蒋学智之口,作者表达了这种新的认知:"哪里是天堂?哪里是地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