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864700
  • 作      者:
    石曙萍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总序  陈思和
前言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的发生及几个来源
第一节 《新社会》《人道月刊》与文学研究会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与文学研究会
第三节 《新青年》的分化与文学研究会

第二章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录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及发起经过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部分成员介绍

第三章 《小说月报》及其主编
第一节 一个隐性的革命文学传统--沈雁冰与《小说月报》
第二节 一种学者的研究型风格--郑振铎与《小说月报》
第三节 一双伯乐的慧眼--叶圣陶与《小说月报》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二:《文学旬刊》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三:《诗》刊

第五章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与翻译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翻译

第六章 文学研究会的外围组织--白马湖作家群、立达同人、开明同人
结语
参考书目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社团。《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把研究视点上溯到1919年创办的《新社会》旬刊和1920年创办的《人道月刊》,独到地提出文学研究会之所以应时而立,除了承传《新青年》统领五四新文坛的思想和受到商务印书馆的支持外,还与其核心发起人成熟的办刊经验有关。本著作以论述文学研究会的刊物为重点,从刊物的发展过程、人事关系、编辑风格、与社团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论述,提出了“文学研究会精神”一说,认为文学研究会具有一种结合岗位而实践知识分子人文理想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当时以知识分子为主体成员的文学研究会的精神风貌。    
    《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中的一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本丛书共有七种,分别是关于《新青年》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南社、栎社、以及施蛰存等文人为核心的文学团体。这七个社团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是传统文人社团的模式,如南社和栎社,其成员主要是接受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诗会雅集的形式来抒发情怀、交流心声,诗文创作似乎是他们从事社会活动之佘的一种高雅消遣。第二种模式是依托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活动空间,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他们利用结社活动来聚集力量,向社会发出改革的声音,在他们看来,文学创作与社会活动是浑然一体的,文学如同生活。第三种模式是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起来的一个作者阵营,因为是“同人”,作者队伍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学社团。如新青年社与语丝社,这个“社”本身意指“单位”(杂志社),但也可以转喻为社团。它的标志是刊物,刊物在社团在,刊物停办,社团也就不存在了。第四种模式是文人的小团体,虽无明确的结社意识,但因为经常聚集在一起而含有了社团意义。如施蛰存、杜衡、刘呐鸥等人,他们之间的交往聚集经历了多种形式,但始终代表了某种审美倾向,因此也可以算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社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