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村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经芍药圃。内有小敞厅三间,即红香圃。宝玉平儿岫烟宝琴同日生辰,探春诸人及鸳鸯紫鹃等人于此摆酒祝寿。外即湘云醉眠处也。由芍药圃入蔷薇院,至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出于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元妃赐名花溆。至此分水陆两路:由秋爽斋侧至紫菱洲。贾母还湘云席从潇湘馆来于此登舟,至秋爽斋,比陆路稍近。自紫菱洲而左日暖香坞,东西两边,皆是过街门,门楼上里外都嵌石匾,西日度月,东日穿云,中有蓼风轩。此地近秋爽斋,亦云与稻香村邻近,意稻香圃畦本广,周绕而达此耳。否则已隔暖香、秋爽、荇叶诸处矣,何以复近乎?“贾母从芦雪亭到此看惜春画大观园图;宝玉访惜春见与妙玉下棋。”
过暖香坞,穿入一条夹道,通藕香榭。榭盖池中,遥对缀锦阁,四面有窗临水,左右有回廊,跨水接峰,后面系曲折桥,编竹为之,行则有声,熙凤所谓“隔支隔支”者也。“联云: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湘云请贾母等吃蟹于此赏桂赋诗;贾母还席亦于此先命女优在此吹弹。”从竹桥过去,穿芦度苇,过一径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竹房,茅屋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荻掩护,是为芦雪亭。李纨于此开社同宝玉宝钗等雪中联句并赋红梅诗,熙凤贾母先去至惜春处看图。此从花溆所分之水路也。陆路从山上盘道,攀藤抚树,第见水波溶荡,曲折纡回。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蔽日。柳阴中露一朱栏板桥,过桥诸路可通。P4
眼前,两个大石狮子安然地蹲在这里,三座的府门,只留中门。进正门,过二门,“刚刚走了一射之地”,是一块空地,这是当年的大厅,二十年前为火所焚,现在还残留几个大石柱角。大厅两边也是“穿堂东西夹道”,东面院宇可能是贾赦所居的“隔院”。行到此,最引人的,要算向西转弯。黛玉就是从此下轿“走进贾母的院子”的。
……
展开
——元春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他的随园,我们考随园的历史,可以信此说不是假的。
——胡适
大观园在当时事实上确有过一个影儿,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把这一点点的影踪,扩大了多少倍,用笔墨渲染,幻出一个天上人间的蜃楼乐园来。
——俞平伯
恭王府不是“荣国府”,萃锦园也并非“大观园”,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王府,具体而微的“大观园”,讲得艺术一点,当它是“大观园”也未尝不可。
——顾平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