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他的学术论着以及其它许多文字中对秦始皇的斥骂可谓无以复加,而且,即使在学术研究中也常常注入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诗人特质,使他对秦始皇的某些结论性评判有失学者的冷静,表现出明显的偏激。譬如:他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一多半是时代的凑成”,是“幸运”的“成功”;“和秦始皇的名字相连而被后人讴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与其说是一二人的大力使然,而其实是时代的趋势”;“万里长城的完成也是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着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但这工程并不是由秦开始的,战国时燕赵秦齐均已有长城,到了秦代仅把北部的长城连接为一而已”。“秦始皇的武功不用说更是赫赫震人的。自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十年之间把六国次第全灭,但这功劳差不多全是王氏父子(秦国名将王翦、王贲——笔者注)所建立的”。就是“有名的郑国渠”也是由于当时韩国企图让秦国劳民伤财,以致疲惫不能东伐的一个间谍行为,“出乎意外地使他得到了名利双收”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