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71910
  • 作      者:
    李壮鹰, 李春青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叙述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情况。全书以历史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前设有“概述”,总论各个时期的历史语境和文学、文论的概况,然后分论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论观点。编者在对文论史的叙述中,特别注意把文学观念置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去考察,从而突出了古文论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叙述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情况。《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以历史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前设有“概述”,总论各个时期的历史语境和文学、文论的概况,然后分论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论观点。编者在对文论史的叙述中,特别注意把文学观念置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去考察,从而突出了古文论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支学观会
第一节 概  述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一直影响了此后中国社会与文化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古代贵族社会的解体,士人阶层的产生,诸子百家之学的勃兴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欲考察先秦诗学或文论的形成与特征,也必须由此开始。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据当今史学研究的共识,西周时的中国乃是贵族社会或云宗法制社会。关于这种社会之政治特征,王国维先生尝论之日: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日庙数之制;三日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就是说,周公制礼作乐的实质乃是制定一整套与殷商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通过一系列政治性的伦理规范(方式是伦理的而目的是政治的),将社会划分为严密有序的若干等级,并通过价值观的渗透而使这种划分固定化、神圣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乃属于贵族阶层,其余则属于庶民阶民。
展开
目录
绪 论
一、在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三、走向文化诗学
四、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概观
五、中国古代文论概观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 概述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二、作为新的言说主体的士人阶层
三、先秦文论概观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一、孔子文论的文化意蕴
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四节 苟子的文论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一、老庄道论
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
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一、汉代的政治文化结构
二、士人阶层的处世策略
三、经学语境中的文论思想
四、两汉文论概况
第二节《乐记》与《毛诗序》
一、《乐记》的主要贡献
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一、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二、扬雄论辞赋
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一、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评价
二、扬雄与班固的评价
三、王逸的评价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一、王充的生平
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
四、文学概略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一、作家论和批评论
二、文体论
……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五章 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第六章 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七章 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八章 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