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意象范畴的流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473270
  • 作      者:
    胡雪冈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胡雪冈,(原名胡焕光)192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有《孔尚任和桃花扇》、《高则诚集》(合作)、《温州南戏考述》、《回评本注释》,并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意象范畴的流变》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观照其源流正变和文化积淀,从而对审美意象约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如“物象”、“兴象”、“形象”及“意境”等,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以期能在横向逻辑联系的层面上,探索相互融贷又各具形态的审美意识和感知方式,以辨其演变及深层的美学涵义。在对各种不同体式的审美意象特征方面,力图探寻其范畴的内在意蕴,追踪其发展轨迹,阐发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意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意象”说的滥觞
    “意象”的滥觞主要探讨“意象”的源头,并对之作简略的历史考察。中国文化有关“象”的原起及“尚象”的思想,渊源深远,从原始时代的鼎文化中已见端倪,而神话意象则是明显的演进。老子与庄周的基本观点,“象”是由“道”运化而生的。《周易》的“立象尽意”说,对“意象”的形成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和深层内涵,否则对审美意象的认识将停留在艺术表现的层面上。
    第一节  从“铸鼎象物”说起
    我国有着悠久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悄悄地萌芽、滋生并进入不断变化的过程。
展开
目录
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
上编“意象”的滥觞和成熟
第一章  “意象”说的滥觞
第一节  从“铸鼎象物”说起
第二节  老子的“象”说
第三节  庄子论“言”、“意”及“象罔”
第四节  《周易》“立象以尽意”

第二章  “意象”说的孕育
第一节  “赋”、“比”、“兴”与《诗经》的审美意象
第二节  《淮南子》的“意”与“象”
第三节  《论衡》的“意象”说

第三章  “意象”说的形成
第一节  王弼的“意象”观
第二节  刘勰论“意象”

第四章  “意象”说的发展
第一节  唐入的“意象”说
第二节  宋人的“意象”说

第五章  “意象”说的成熟
第一节  “意象”范畴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意象”说的演进和拓展

第六章  “意象”说的总结
第一节  王夫之的“意象”体系
第二节  叶燮的“默会意象之表”(附沈德潜)
第三节  章  学诚的“人心营构”说(附纪昀等)
第四节  方东树的“意象分大小高下”(附潘德舆)

中编“意象"的建构和形态
第一章  诗歌意象
第一节  诗歌意象的生成
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组合

第二章  词意象
第一节  词意象与诗歌意象的区别
第二节  词的审美意象的表现形态
……
下编  “意象”的界说和辨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