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8918X
  • 作      者:
    李赋宁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赋宁,陕西蒲城人,1917年3月24日生。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48年获美国耶鲁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李赋宁教授是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曾任美国洛氏基金会人文科学研究员、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特约成员、中国英国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国语教学研究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等职。1982年起任北大英语语言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英语史》、《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英国文学论述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李赋宁先生,于2004年5月10日上午10时10分因晚期癌症导致多器官衰竭,救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7岁。
  李赋宁先生祖籍陕西蒲城,1917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41-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任教。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英语系学习,1948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曾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讲学与研究。
  曾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西语系、英语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特约成员、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高校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副组长、《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顾问、《国外文学》副主编、深圳大学外语系首任系主任、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和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
  李赋宁先生治学范围广阔,涉及哲学、伦理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古英语等多种外语。数十年来,先后开设了专业英语、专业法语、英语史、古英语、拉丁语、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英国文学、16、17世纪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研究、欧洲文学史、西方文学批评、英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莫里哀专题、汉英翻译等课程。李赋宁先生的教学艺术炉火纯青,蜚声中外。
  李赋宁先生曾参加中共八大文件、《毛泽东选集》及一些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李赋宁先生辛勤笔耕60余年,硕果累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英语史》、《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漫谈英语学习》、《英语学习经验谈》等多部专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等多部译著,《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合编)、《英语学习指南》等多部编著;并发表评论莎士比亚、乔叟、荷马和有关西方语言文学及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英国文学名篇选注》闻名遐迩,《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在外语界影响深远,尤其是被誉为我国“英语史教学研究的里程碑”的《英语史》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由李赋宁先生担任总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三卷四册)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文学类提名奖、第六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李赋宁先生还曾荣获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李赋宁先生对祖国充满深深的热爱。1949年秋,他在耶鲁大学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资格考试,博士论文已写就一半,欣闻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1950年满怀赤子报国之心毅然返国。数十年来,他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教书育人,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一生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成为我国西方语言文学界的泰斗,闻名国内外。李赋宁先生德高望重,虚怀若谷,谦诚待人,尤其对中青年学人关怀备至。他是当代学人钦佩的大师,他的高尚人格魅力博得学界由衷的敬仰。
  李赋宁先生带着他一生的辉煌,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逝,风范犹存。让我们将李赋宁先生的崇高品德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在陕西高中跳了一级,于1934年毕业。高考时被南开大学录取,入经济系一年级。当时"大一英语"的分组是按照入学英语成绩来划分的。A组为英语专业学生而开,由系主任柳无忌先生讲授。这一组学生的英语程度应是最高的。B组为各系一年级英语程度相当好的学生而开,由罗凯岚先生讲授。 我分在这一组,对罗先生的教学法比较熟悉。当时南开大学"大一英文读本" 的教材是自编的,课文大多选自英、美文学作品的片断,程度偏深,对学生提高 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困难。罗先生本人是小说家。他的名著是《苦果》。教授亲 自批改英文作文,对我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罗先生要求学生每 周写一篇英文作文,他亲自批改。学生写得好的作文,他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读。我有两篇作文:"My Mother"和"A  Little  Girl"受到他的表扬,他在堂上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以资鼓励,增强我写好英文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概念,刘荣恩讲师每周给学生上语法课。他采用的是一本英国出版的英语语法教科书,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我觉得英语课外阅读课对我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负责这门课的教师是曹鸿昭先生。他给我们的阅读材料是世界书局出版的《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选》(英译本)和《十九世纪俄国短篇小说选》(英译本)。他每周检查一次,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故事情节梗概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由 于英译本的语言较平易、流畅,我逐渐学会了快速阅读,而且能写比较通顺、流畅的英文了。其他与英语相配合的课程有"世界通史",采用当时美国流行的Hayes,Moon&wayland,了Theworzd Histo作为教材。蔡维蕃先生指定每 周读若干页。这样,我开始阅读英文参考书,感到兴趣盎然。另一门课"经济 地理"(实际上是世界地理),由鲍觉民讲师讲授。这门课扩大了我的知识面P17
  我于1950年离开耶鲁,30年后重返耶鲁,发现变化甚大。耶鲁的本科已变成男、女生合校。回忆起我在耶鲁读研究生时,只有研究生院有女生,而本科只招男生。当时一般的意见是男生必须在本科打好比较全面的文理基础,到了研究院才集中研究一个专业。
  与30年前相比,师生的衣着比较随便.互相称呼不再加Mr.或Ms.,老师称学生的fistname,如,Bill,Bob,A1,等。我旁听Fred Robinson的"古英语"课和Metlitzki的"中世纪英国文学"课。我有时和英语系同仁共用午餐,借此机会相互了解研究心得,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
  我在耶鲁旁听Fred。Robinson为研究生开的"古英语"课。他用的是一本新教科书A  Guide to Old  English,是他和牛津大学Bruce Mitchell教授合编 的,洽好Mitchell正在耶鲁访问,我有机会认识了Mitchell。他赠我一册这本新教科书。回想30年前Rohert J.Menner教我 "古英语"时用的是耶鲁第一任古英语教授A.s.Cook编写的古英语教科书,和新书相比何其简单。20 世纪初期美国学者多往德国大学问学。cook的老师是德国人Sievers。因此 耶鲁的古英语教学溯源于德国。我的老师 Menner在耶鲁读本科时上的是德 语系。他大学毕业后,到德国和法国留学。他能读中世纪德语和法语。他兼 任耶鲁研究院英文系主任时,亲自考核研究生的德语、法语和拉丁文。他给我 们讲授"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方言"时用的是一本德国学者写的教科书。我的 法语考得好,受到他的称赞。我的拉丁文,他认为尚可,但对我的德语他的评 语是"still wabbling""(不稳)。30年后,Mitchell和RoBinson合编的古英语教科书要详细得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学术界的进步。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幼年时代/1
第二章  中学生活/13
第三章  进入大学学习/17
第四章  在西南联大学习和工作/29
第五章  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深造/85
第六章  归国后在清华大学工作/104
第七章  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11l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33
第九章  教学秩序恢复后/141
第十章  重返耶鲁大学;赴康奈尔大学/160
第十一章  退休之后/181
后续我写赋宁  徐述华/208
前言/211
一、回忆赋宁/212
二、赋宁和我/248
三、父子情深/290
尾声/3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