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潘光旦图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16046218
  • 作      者:
    吕文浩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上半叶群星灿烂的中国学术界,有一颗学术之星曾经如此耀眼。但到20世纪下半叶,这颗耀眼之星却被漫天云霾遮蔽。今天,岁月的封尘拂去,人们蓦然回首:发现他的学术见解是如此精辟与超前;尤其是,他给中国民族性进行的号脉如此到位,以至于人们以为:他是否就是时代的先知,竟能对数十年后一个民族精神性格缺陷的症状与症结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言?
    他就是潘光旦——位终生在社会学领域耕耘不辍的深有造诣的学者。其实,仅仅说他是一位学者是不够的,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一位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思想家。然而,与当时乃至后来许多思想与学术两相分判的“思想者”不同,他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分析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理,提出了不少超出于“常识”的见解。
展开
内容介绍
    潘光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与翻译家,其治学范围广阔,中西贯通,文理融会,不少著述已成为我国现代学术的经典。其毕生著译约600 万言,大部分收入14卷本的《潘光旦文集》。他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与云南民主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费孝通教授谈到潘光旦时说:“潘先生这一代人不为名,不为利,觉得一心为社会做事情才对得住自己。他们有名气,是人家给他们的,不是自己争取的。他们写文章也不是为了面子,不是做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们自己的‘已’之所需。”
    《潘光旦图传》作者为社会学博士,研究潘光旦多年,愿与读者一起分享这位学人的精神追求与名彩人生。
展开
精彩书评
    潘光旦是我国现代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一位长期被我们忽视的极具创见的社会思想家。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潘光旦传记,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该书作者、青年学者吕文浩先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均以潘光旦的思想作为研究题目,这本图传堪称厚积薄发之作,特别是对潘光旦学术思想的评述,极见功力。
    ——《中华读书报》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上海市宝山区西北部,有一座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古
    镇——罗店。罗店成陆于唐代前期,宋代开始有人从事渔盐
    业。自从开挖顾泾、大川沙、黄白泾等河道后,这里就成了江
    南水乡。罗店随之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渔村。元至正年间
    (1341~1368年),有位叫罗昇的人来此开设罗氏店堂,并附设
    招待客人的窝铺(即旅馆),自此以后,远来商贩住宿方便,商业
    贸易就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农村集市,并得名罗店。作为太
    (仓)嘉(定)宝(山)三地连接点,罗店是上海北郊的重镇,它水陆
    交通便利,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雍正二年(1724
    年)后,它成为宝山县首镇。罗店在历史上长时期经济繁荣,富
    商云集。同时,它也是一个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古镇,明清两
    代出过进士8人,举人22人。近代产生过儿童文学家陈伯吹、
    教育学家曹孚、细菌学泰斗杨敷海以及多家世代名医。著名优
    生学家、社会学家潘光旦,也降生在这片土地上。
    1899年8月13日,潘光旦出生在当时尚属江苏省的宝山
    县罗店镇一个世代乡绅之家。他原名潘光亶,在清华学习后期
    化繁为简,将“亶”去头留尾,改名潘光旦,以之行世。因排行老
    二,以“仲昂”为字。潘光旦兄弟三人,哥哥潘光矞因家庭经济
    困难中途辍学,先做小学教员,后在上海从事工商业;弟弟潘光
    迥,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曾任铁道部主任秘书、交通部
    次长等职。他的家族在宝山县当地较有影响,民国年间修的县
    志对潘光旦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的生平、业绩有详略程度不同
    的记载。
    罗店潘氏算不上过去人们常说的“世家大族”
    或“望族”。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世家大族”
    或“望族”往往世代为官,积累下足够的物质财富,
    形成一种显赫的社会地位,乃至积蓄下深厚的文化
    底蕴。拿这把尺子一量,罗店潘氏远远不够格。1951
    年参加土改时,潘光旦自述其家族情况是:“我的祖
    先十六代以前就离开农村,进入市镇,一向商读兼
    营,不识农民疾苦;商读的结果,据谱系记载,老辈
    传说,既没有做过大官的人,也没有发过大财的人,
    因此,除了拼拼凑凑不到十亩的祖宗长眠的坟地而
    外,从未有过田产;除了清明祭扫而外,根本和农民
    没有什么接触。”既无地产,又无大官大财,“世家大
    族”或“望族”是算不上了。但是,潘氏家族自有其
    值得骄傲的传统家风,那就是读书种子代代不绝,
    一脉相承。
展开
目录
水木清华:小荷已露尖尖角
书香门第
求学清华
初露头角
双拐人生
从┻社到1921年“同情罢考”
在美国的四年
十里洋场:冷眼看繁华
1926—1934年:学者与多产的时评作家
“全心全意的、有选择性的采择西洋文化”
清牮杏坛
西南联大:学术人生的转折
“图南”前后
转徙西南
译注《性心理学》
编译《优生原理》
鸡足山之游
从学人论政到学人参政
成熟的思想家
开辟新人文思想的端倪
人文思想视野下的社会学
清华复员之后
“教育需要更张”
新时代的沉浮
新中国成立前后
反右之前的学术工作
风云突变
落寞岁月
命殒“文革”风暴
尾  声
附录:潘光旦生平与重要著述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校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