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济南名士评传.古代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311361
  • 作      者:
    济南社会科学院编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共47万多字,80多幅插图,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介绍济南本籍名士38位,下编介绍客籍名士19位。书中所收名士,自龙山文化时期的大舜起,至清朝末年的刘鹗止,除了为数众多的文化名人如李清照、辛弃疾之外,也包括治世名君和贤臣名相如大舜、王莽、房玄龄等。
展开
作者简介
    济南社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完成总字数326万字。其中正式出版著作9部:《创造新的辉煌》50万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53万字;《毛泽东诗词美学漫步》20万字;《邓小平理论与济南市改革实践》(国企改革卷)30万字;《现代文化创新论》35万字;《济南市个体私营经济研究》16万字;《红楼梦校注》15万字;《宋词精选》21万字;《战国策评注》5万字。论文、调研报告95篇,64万字;学术综述文章21篇,17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凡是到过济南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种感觉:济南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城市,——丰厚得让人一眼看不到底。济南之所以文化底蕴如此丰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里曾诞生过和容纳过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做一点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再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做一些介绍,这就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br>    本书编为济南本籍名士评传,下编介绍部分客籍名士与济南有关的事迹。传主以生年先后排序,生年不详者,依其行迹或时代背景,列于适当位置。<br>    本书文稿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古诗人,受篇幅所限,书中对这些引文没有——加注,有些读者阅读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对此我们谨表示抱歉。<br>    本书在编写中,各撰稿人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已发表成果。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br>    公元745年的夏天,济南历下亭迎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几位客人在历下亭把酒论文,即兴赋诗,谈笑风生,给这座古亭带来了一派生机。作东的是时任齐州司马的李之芳,客人中有年近古稀、以书法、篆刻和文章被时人誉为“三绝”的北海太守李邕,还有年仅33岁但在诗坛已颇有影响的大诗人杜甫。席上,杜甫即兴作了一首五言古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两句唱道:<br>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br>    在这里,大诗人杜甫决非虚与应酬,故意说点客气话讨主人喜欢,所发实为肺腑之言。众所周知,早在先秦、秦汉时期,济南就是名亡众多的地方,隋唐时期更是如此。杜甫正是从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对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做了最得体的赞誉。不过,令这位诗圣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这两句诗,也成了济南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亦然名士辈出的预言。<br>    “济南名士多”——纵观济南古今,这已是不争之定评。“济南名亡多”——它和“泉城”之美誉一样,已成了济南这座城市最大之骄傲。<br>    济南的文明史,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65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济南地区已有先民聚居。也就是说,济南的文明史可上溯至8000年前。考古发现也证明,早在公元前26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济南地区已有筑城史。也就是说,济南的城市史至少可上溯至4600年前。几千年来,济南诞生过和容纳过无数历史文化名人。中华民族的第一位道德典范——大舜在济南的出现,就是济南远古文化辉煌的一章。对大舜其人,虽然目前学界<br>    对其尚有争论,但千百年来,大舜深深扎根在济南人民心中确是事实(参见徐北文先生《大舜传》)。以大舜的德行和影响构成的“舜文化”,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主导文化——儒家文化的根源。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女诗人,她的文学成就,“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世界天文组织将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李清照山”,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女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天体。南宋词人辛弃疾文武双全,他的抗金壮举与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历史上都据灿烂一页。李清照与辛弃疾被后人分别誉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有宋一代的主流文学是词。“济南二安”于词坛双峰并峙,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创造的辉煌,一直是济南的骄傲。<br>    除了大舜、李清照、辛弃疾以外,数点济南历史文化名人,略举还有:神奇名医扁鹊;贤大夫鲍叔牙;著名思想家邹衍;汉代著名经学大师伏生,青年外交家终军,新朝皇帝王莽;隋末大起义领袖杜伏威、孟让、辅公柘;兴唐名将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贞观名相房玄龄、求法高僧义净;金元著名散曲家杜仁杰、张养浩,戏剧家武汉臣;明代前后“七子”骨干边贡、李攀龙,戏曲家李开先;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稹,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著名诗人田雯、王苹,著名学者周永年,辑佚大家马国翰……客居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更多,如:管仲、曹操、郦道元、李白、杜甫、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元好问、赵孟俯、顾炎武、雪蓑、翁方纲、何绍基、刘鹗……如果细数,可列出一个二三百人的名单。<br>    ……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王莽回到京城一年多,哀帝就病死了。哀帝无子,而傅太后和丁姬早巳去世。所以,这时在朝廷里最有威望的人物,就只剩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了。哀帝临终前把象征皇权的印玺交给了董贤,王政君早已探得消息,于是她亲自赶往未央宫收取印玺,又派使者飞马急召王莽。她命令尚书:所有调动军队的各种符节、朝廷各部门的禀奏事宜、宫廷大小太监以及期门兵(皇帝的亲兵),皆由王莽统辖。王莽亦机敏之人,他一面迅速动身赶往朝廷,一面让使者飞马先于自己传递报告: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合众心,应予免职。董贤涉世未深,受不了这种突如其采的强大政治压力,自杀身亡。于是王政君拜王莽为大司马,以成帝侄(哀帝堂弟)刘衍即位,是为汉平帝,时年9岁。王政君临朝称制,代行皇权,而她又把朝政委托王莽处理。<br>    然而,哀帝外戚傅家和丁家的势力并没有随着哀帝的死而消失,王莽对受哀帝外戚排挤而被“遣就国”的事,记忆犹新。为巩固王氏家族势力,王莽就以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作为帮手,对傅太后的傅氏家族、丁姬的丁氏家族、董贤的董氏家族的亲属分别罢官、免爵和流放。与此同时,王莽又开始了对亲族的治理。红阳侯王立是王莽的叔父、王政君的弟弟。王莽以其犯有受贿等罪而把他“遣就国”,以示天下。<br>    这时越裳氏(生活在南疆的少数民族名)进献了白雉。王政君就于元始元年(1年)正月下诏:“以白雉荐宗庙”。据《孝经纬》:“周成王时,越裳献白雉”以示臣服。这是周公摄政的结果。于是群臣就把王莽与周公相媲美,并上奏要求为王莽增加封爵,以顺天意。王莽推辞,并提名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四人应受封赏。大家互相谦让之后,王政君对孔光等四人加官进爵,又拜王莽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加封二千八百户,并规定封爵是世袭的。王莽接受了官位和赐号,却辞谢了增加封地和世袭爵位这两项赏赐,说是“愿须百姓家给,然后加赏”(希望等到百姓们都富足了,然后给予这样的赏赐)。王政君认为王莽在政治上已经较为成熟了,就把对地方官吏的任免权交给了他。<br>    早在哀帝时期,傅家、丁家生活豪奢,助长了铺张浪费的风气。为此,王莽与王政君提倡节俭,节衣缩食。王莽又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以救助贫民。每逢发生水旱灾害,王莽就只吃素食,不用酒肉;而每当丰收年景,王政君就劝王莽吃荤,希望他“爱身为国”。就这样,王莽与王政君相互配合,从提倡节俭人手,逐渐赢得了天下人心。<br>    元始三年(3年),朝廷开始为汉平帝考虑婚姻大事。王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被选为皇后。但是候选人很多,王莽恐怕她们与自己的女儿竞争,就上奏说自己没有德行,女儿资质低下,不适宜参选。王政君知道这是谦让,她就下诏再次替王莽表示谦让。至此,群臣都为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纷纷推荐王莽之女为皇后,而王莽却再三谦让。王莽越是谦让,大家就越坚持。王莽的女儿终于成了皇后最佳人选。事后有人称赞王莽就像“舜让于德不嗣”(见《尚书·舜典》),达到了“能以礼让为国”(见《论语·里仁》)的境界。<br>    卫姬是汉平帝的母亲,还没有加封尊号。王莽总结汉哀帝时王家与傅家并立宫廷导致争斗的教训,认为现在王家与卫家并立,还会导致争斗。为了“戒前事,为后代法”,王莽就与王政君商量,把卫姬拜为中山王后,并让卫姬及其家族住在中山,不再返京。王莽的长子王宇认为隔离卫家不妥,就暗中与人谋划,利用王莽相信鬼神的弱点,让内兄吕宽在深夜到王莽门前涂洒污血,以迷信手段迫使王莽改变主意。结果事情败露。王莽再次大义灭亲,毅然让王宇服毒自杀。王莽妻王氏竟因此哭瞎了双眼。大臣奏称王莽“为帝室不敢顾私”,朝野上下拥护王莽的势力占了绝对优势。<br>    元始四年(4年),王莽的女儿被立为汉平帝皇后,大赦天下。此时朝野上下赞美王莽的热潮方兴未艾,有近万人上书拥护王莽,把王莽与伊尹和周公相媲美。根据大臣提议,王政君亲临前殿,赐王莽“宰衡”称号,位列上公,并规定:三公九卿对王莽说话,要先说“敢言之”,以示尊重;官民皆不得与王莽同名,以尊其贵。同时加封王莽的母亲为君,加封王莽的儿子王安和王临为侯。赐封完毕,王莽叩首推辟,谦让再三,以致痛哭流涕。这使王政君不知如何是好。大臣孔光认为,谦虚辞让是王莽的一贯作风,应该拒绝他的推辞。这时恰有蜀邢人来长安上诉,听说了王莽谦让的美德,受到感化,遂撤诉返乡。王莽又提议并主持兴建明堂、辟雍、灵台,为学子筑舍万间,其间设“市”(商场)和“常满仓”(粮店)。在修建明堂、辟雍、灵台时,他调集儒生和平民10万人,仅用20天就竣工了。群臣提议对王莽予以重奖。此前,王莽曾经多次推辞王政君赏给他的封地。元始五年正月,在皇亲国戚举行明堂袷祭大典之际,天下官民先后有48万多人上书,请王莽接受封地。<br>    这时,“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南方古国名),唯西方未有加”。于是王莽派使者去西方“诱塞外羌”,终于形成了天下一统、四方臣服的局面。恰在这时,汉平帝病逝了。平帝无子,王莽经过占卜和看相,挑选了汉宜帝玄孙、年仅两岁的刘婴即位。这时有人进献白石丹书,上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字样。王莽以为这是“符命”(秉承天命的凭证),就在征得王政君同意之后,开始居摄践祚(在皇位行使职权)。并规定:王莽行止皆依天子制度;祭祀赞辞你其为“假皇帝”,臣民称其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所下文书称“制”。从此王政君不再掌控朝政。居摄元年(6年),刘婴立为皇太子,称“孺子”。这时汉景帝八代孙刘崇认为,王莽专权,危害刘家天下,于是起兵夺权。然而王莽摄居践祚是人心所向,刘崇势孤力单,很快就失败了。<br>    居摄二年(7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造反,扬言王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翟义的叛乱还没形成气候就被镇压下去了。那时人们都希望王莽恢复古代盛世,而不希望乱起来。居摄三年(8年),齐郡等地出现“符瑞之象”,民间又有人趁机进献“金匮图”和“金策书”,声称黄帝命令刘邦传玺于王莽,称王莽为“真天子”。王莽随即郑重宣布:“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br>    <br>    北宋中期,自王安石变法以来,朝中党争纷起,新旧两派都使尽手段打击敌党。一些奸邪小人则混水摸鱼,兴风作浪。宋徽宗登基不久,起用了蔡京为相。蔡京是个十足的政治投机商。他起初追随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执政后,他又积极参与破坏新法;章惇为相.恢复新法时,他又转而依附章惇;身居相位后,他便与童贯、王黻等结为死党,控制了朝政。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在蔡京力主之下,朝廷将司马光、苏轼一派计17人列入“元佑党籍”。由于李格非与苏轼关系密切,而且当年还有不肯编元枯诸臣章疏的"政治错误”,因此也被列入“元佑党籍”(名列第五)。九月,宋徽宗亲自书写了“党人”名单,计117人,刻石立于端礼门。凡列党籍者,或停职,或羁管,或编管,或送某地安置,一律不许在京任职。李格非名在余官第26名,他虽未在京任职,但仍未逃脱厄运,被流放到了西南偏远之地象郡(今广西象州),在政治上跌入了低谷。两午后,朝廷重定党籍,人员增至309人,徽宗再度亲书,刻石置于文德殿门东壁。李格非仍在名单之中。崇宁五年(1106年),朝廷毁元佑党人碑,被列党籍者陆续得赦。李格非始得复出,担任了“监庙差遣"这样一个闲职。不久,李格非回齐州闲居。大观二年(1108年),李格非在家乡与齐州太守梁彦深等人同游佛慧山,此时李格非只是一名“朝请郎”(不任实职的闲官)了。李格非何时何地辞世的,史无记载。估计时间当在此后不久,地点当在故乡齐州。<br>    关于李格非的事迹,正史所载不多,宋元文人笔记偶有片断。兹综合各家所说,罗列于下:<br>    李格非还在任郓州教授的时候,当地太守见李格非为官不久,家境清贫,出于好意,提出叫李格非再兼任点别的职务,以便增加一点收入。本来,这是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李格非却婉言谢绝了。广信军有一个道士常以妖言惑众,因为他有时为人算命能算中,所以盛气凌人,忘乎所以,每每出入必得乘车。按当时习规,只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乘坐车轿的。对该道士之狂妄,虽然人们都看不下去,却也无人能奈何他。李格非出任广倍军通判后,一次在路上遇到了这位耀武扬威的妖道。他立即下令叫随从将道士从车上掣下,用棍棒痛打了一顿,然后把他驱逐出境了。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李格非是一个安于职守的、比较正直的官吏。<br>    李格非不随世俗,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从李格非的一件轶事中即可看出:当时,文人们大多喜欢使用和收藏一些好墨,并以此为雅举。而李格非却不随这个大流,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破墨癖说》一文。文中记,曾有人向李格非吹嘘他的墨如何如何好,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李格非却不买他的账。那人道:我的墨坚硬,甚至硬得可以用来割东西。李格非说:我割东西用刀不用墨。那人道:我的墨置于水中两宿不腐。李格非说:我盛水用盆子不用墨。那人又悦:我的墨可放一二百年不变质。李格非笑了,说:我一块墨能用二三年就很不错了,何必要放它上百年呢?那人无辞以对了,最后说:我的墨黑。李格非针锋相对,说:我还没听说过天下有白墨。记完这段颇有戏剧性的故事之后,李格非又在文中直言个人观点:“赋砆之所以不可为玉,鱼目之所以不可为珠者,以其用之才异也。今墨之用在书,苟有用于书与凡墨无异,则亦凡墨而已!”最后他又借题发挥,叹道:“嗟呼,非徒墨也。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祸败之所由兆也!”由用墨而联想到用人,并进而联想到天下祸败,这决不是小题大做。李格非在另一篇名作《洛阳名园记》中更深沉更真切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忧天下之思。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上编<br>古代圣王大舜    徐北文<br>一代神医扁鹊    王铁军<br>齐贤大夫鲍叔牙    李永祥<br>学术大师邹衍    白  奚<br>经学博士伏生    安作璋<br>汉初高士娄敬    张华松<br>少年英雄终军    张华松<br>新朝皇帝王莽    王铁军<br>兴唐名将秦琼    蓝宇冬<br>少年勇士罗士信    蓝宇冬<br>贞观名相房玄龄    李永祥<br>求法高僧义净    徐北文<br>赡学诗人崔融    过文英<br>博雅名士李格非    荣  斌<br>文坛奇葩李清照    陈祖美<br>豪旷文臣范讽    崔海正、刘文兰<br>英雄词人辛弃疾    刘扬忠<br>江湖散人杜仁杰    曹善起<br>刚介雅士周密    崔海正、常  昭<br>潇洒学士刘敏中    王  慧<br>一代名臣张养浩    薛祥生<br>博学史家张起岩    董正春<br>杂剧名家武汉臣    许金榜<br>华泉诗人边贡—    米寿顺<br>戏曲大家李开先    卜  键<br>明诗巨匠李攀龙    赵永纪<br>泺滨名士殷士儋    李东平<br>一代帝师于慎行    曹善起<br>鹊湖居士王象春    宋家庚<br>卓然经师张尔岐    李峻岭<br>一代诗宗王士禛    裴世俊<br>山左名家田雯    董正春<br>空谷幽兰赵慈    邓红梅、曲向红<br>短篇之王蒲松龄    马瑞芳<br>诗坛怪杰王苹    贾炳棣<br>翰林编修周永年    王慧<br>布衣诗人董芸    宋家庚<br>辑佚大家马国翰    徐文君<br>下编<br>管仲与济南    刘明怡<br>曹操与济南    张华松<br>郦道元与济南    刘明怡<br>李白与济南    过文英<br>杜甫与济南    过文英<br>曾巩在济南    荣  斌<br>苏轼与济南    刘乃昌<br>苏辙在济南    刘乃昌<br>晁补之在济南    乔力<br>元好问与济南    贾炳棣<br>赵孟頫与济南    王铁军<br>铁铉在济南    荣新<br>雪蓑在济南    宁荫棠<br>顾炎武与济南    过文英<br>翁方纲与济南    孙爱玲<br>铁保在济南    荣  新<br>何绍基在济南    徐文君<br>松年与济南    关天相<br>刘鹗与济南    刘德隆<br>本书部分作者简介<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