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坊七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8719881
  • 作      者:
    北北著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北北,作家,现居福州,供职于某杂志社,已出版长篇小说《娥眉》、《蔷薇前面》、小说集《寻找妻子古菜花》、《王小二同学的爱情》、等十余部著作,作品入选《二○○一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二○○三中国文学年鉴》等二十余种选本。
展开
内容介绍
  坊与巷,这是两个古老的词,时间已经在上面镀了一层厚厚的铁锈,锈色下,它们日益逼仄、狭小、泛黄、淡远。
  似乎已经缩在角落里。
  似乎已经脆弱得像一片枯叶。
  似乎连呜咽声都渐渐凝噎。
  现代社会铺天盖地的时尚与它们无关,它们属于过去,属于旧日生活。
  但如果怀想,只要怀想,我们就看到了,看到它们曾经花朵般开放在时间深处。纵与横,方与正,竟然那么那么井然,宛若训练有素的军队,宛若有规有矩的棋盘。
  中国古代城市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排列有序。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实行市里制度,以坊为单位,坊内不可经商,经商只能到固定的市场。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
  只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它“坊”与“巷”的意义并没有太大区别,二者甚至是重叠的。
  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
  过了两百多年,西晋时期的福州已经稍有规模了。新置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嫌城太小,便在今屏山南麓建成一座郡城,称为“子城”。到了唐天复元年,即公元901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了“守地养民”,又在子城之外。以钱纹砖砌筑起一座“罗城”,据说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三坊七巷就在罗城的西南部,面积661亩。
  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吉庇巷。
  那一条叫南后街的路,最初的雏形是什么模样呢?比王审知修建罗城更早时的雏形?你无法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不长的路,从北至南流泻而下,右边伸出三只手。左边摊大七只脚,像一条中轴线,将三坊与七巷优雅地携在两腋,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竟格局依旧,成为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成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最初究竟是谁设定出如此工整的格局?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数高官巨商大儒在此买地建房。为什么又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个格局小心维持下来,谁也不越界破规?现代都市轰隆隆的行进大脚,也奇迹般从它身边一次次绕过。没有踩下。
  是侥幸?还是偶然?抑或如有人所说,是因为这方老屋灰瓦土墙间弥漫着太多雄才英杰的气息,天犹不忍,暗中庇佑,至于今?
  严复、沈葆桢、林旭、林觉民、林徽因、谢冰心、庐隐、郁达夫、郭化若……翻动历史,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或少映现在三坊七巷,稍一数,竟达一百多人之众。
  偏于东南一隅的福州,自古都很难挤进历史的聚光灯下。那么,小小的三坊七巷究竟凭借什么力量。将“人杰地灵”一词再而三地证明?
展开
精彩书评
  明朝远去三百多年,清朝消亡九十多年。但粉墙还在,青瓦还在,本书出入老坊古巷,出入于那些陈旧斑驳却又宽敞高阔、曾经镂金错彩的老房子,明清的老房子。里面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一堆曾经的故事。 在现代,很多人对NBA球星、对英超联赛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远胜过自己脚下的土地。这一块土地有过怎样的悲喜哀乐?有过怎样的呼吸吐纳?有过怎样的飞扬与沉沦?其实读一读,会读出另一种意味深长的人生况味。
  福州的三坊七巷,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吉庇巷,是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是“明清建筑博物馆”。 中国近现代史上百余名风云人物曾在此居住,严复、沈葆桢、林旭、林觉民、林徽因、谢冰心、郁达夫、庐隐、郭化若、陈季良、陈衍、甘国宝……纷纷走出三坊七巷……小小的三坊七巷究竟凭借什么将“地杰人灵”一词再而三地证明?
展开
精彩书摘
  唯一可知的是,宋朝时他的家在这里。那时这一条巷子本来有另外一个
  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刘涛,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
  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郎官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官呢?
  “郎”其实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郎”即古‘廊”字,指宫殿的廊。
  郎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时就开始置设了
  ,秦、汉相沿,东汉时,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任事的人通称为尚书郎
  ,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的要职。
  到了清代初年,刑部设十四个司,各司长官正的称郎中,副的称员外郎,总
  称“郎官”。
  似乎有点复杂。简而化之来看,这个刘涛,当年肯定是风光的。一个子
  孙都在神秘遥远的皇宫中终日围着皇帝打转的人,他的家族谁敢小觑?谁不
  羡慕?可惜如今都风吹云散了,什么都没留下。
  留下的只有一个人名和一条巷名。
  在三坊七巷中,郎官巷现在最幽静古朴,日落月升中,它一如既往地温
  婉恬淡,少了嗜杂,也少了烟火气,青石板老路已经被磨得凹凸不平,沧桑
  得宛若年迈的祖母。
  它的长度也最短,只剩一百余米了。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
  微弯曲,所以,当年它的长度据说列七巷之首。
  二十三个春秋的晚翠
  晚翠就是林旭,林旭的号。
  组合得多么美好的两个字!一路走去,一直走进肃杀荒凉暮色苍茫的晚
  境了,生命之色仍然不减不褪,依旧有着最纯粹的“翠”——翠绿、翠亮、
  翠生生。
  可是林旭没有晚境,他只活了23年。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他与谭
  嗣同、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一起,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
  口被斩死。史称“戊戌六君子”。
  死是因为维新变法.是因为他是四位四品卿衔充军机处章京之一,是因
  为他深得光绪帝的赏识,是因为光绪帝关于维新变法的诏书多由他起草。
  一个仅仅23岁的青年!
  23年中,他有十六七年是在福州度过的。
  生命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普通,虽然爷爷林福祚功名还行,道光己酉年举
  人,在安徽任一县令。但父亲林百敬却仅中秀才,收入微薄,家境贫寒。并
  且在林旭年幼时就已病逝。母亲抑郁成疾,很快也去世。孤儿的日子怎么过
  ?只能靠两位叔叔接济一些了。在他七岁那年,叔叔把他送进私塾.学习诗
  词律赋。他很争气,学得很好,据说常常“出语惊其长者”,于是被视为“
  神童”。而且,他“喜浏览群书”,家里连维持三餐都艰难了。哪有闲钱买
  书?林旭并不沮丧,他向邻里乡人借阅,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谁有好书他都
  毫无羞涩地凑近去借来一阅,据说能过目成诵,让人吃惊不已,也不免生出
  敬意,于是都“乐与之”,只要想看,就拿去看吧看吧。
  这一段生活其实是辛酸的,辛酸得如同一场漫无边际的瓢泼大雨,而他
  则如一株幼竹,在雨中摇晃、蜷曲、疼痛,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抗争。
  并且奋力向天空伸展出柔韧的枝丫与绿油油的叶片。
  命运的转折点在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出现。
  这与一个人有关。那个人叫沈瑜庆,清末名臣沈葆桢最钟爱的第四子。
  光绪十一年乙酉科顺天乡试第49名举人。光绪元年,即1875年,沈葆桢从船
  政大臣位上,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时,把17岁的沈瑜庆带上了。让
  他了解军务吏事以及社会现状,使沈瑜庆大开了眼界。四年后,沈葆桢病死
  在两江总督位上,皇帝恩赏沈瑜庆为候补主事。考中举人后。经沈葆桢的老
  友李鸿章推荐,沈瑜庆到江南水师学堂任职。    江南水师学堂在南京,林
  旭在福州,两地相隔干山万水,两人本来无论如何都难以邂逅相逢的。偏偏
  凑巧,1891年春天沈瑜庆回家省亲扫墓。该祭拜的祭拜了,该忙碌的忙碌了
  ,然后闲下无事时,沈瑜庆到林旭私塾老师杨用霖家串门。
  他是冲着一个传言去的:私塾里有位少年,文章了得,胸襟了得,抱负
  了得!
  最初沈瑜庆也许只是出于读书人的惜才爱才之心,但是,把林旭的文章
  看过之后,他有其他想法了。
  沈家有女初长成,名鹊应,才貌都全。这个做父亲的心里一动,决定把
  女儿许配给他。
  史书关于这一事件的过程没有多少记载,记载的只有结果:林旭成了沈
  瑜庆的长婿。
展开
目录
序:关于坊巷的记忆
悲情郎官巷
二十三个春秋的晚翠
一个老人安歇了
坊里流金巷是银
来自古麻刺朗国
来自最底层
那么那么幽长的宫巷
刘家大院
沈家大院
笔墨文章满坊巷之一
屋檐下的墨香
玉尺山房
笔墨文章满坊巷之二
六子科甲
五子登科
文儒坊里的武将
甘国宝的两种传奇
一个生命的两段章节
杨桥巷十七号
长民先生
觉民兄弟
后记:说不尽的三坊七巷
附一:三坊七巷名人简表
附二:三坊七巷名人姻亲关系简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