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15年及其他》:
试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时,西方报刊也故意耸人听闻地散布“第二次日俄战争”的流言,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挑拨手段。事实上,直到1934年初,美、英驻德、驻日大使已在报告和日记中认为:日苏战争很少可能。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也一再渲染反苏。历史的实际进程说明,日本进攻的战略重点始终在中国,所谓“反苏”,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在相当大程度上只是掩盖其起初战略意图的烟幕弹。其目的在于:第一,以反苏为烟幕,掩盖其独霸中国的企图,减轻列强对其施加压力,避免过早和过分地刺激英、美;第二,用以掩盖中日矛盾,模糊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视线;第三,利用国民党的反苏心理,削弱中国一切反共力量的抗日情绪,鼓励他们反苏反共,阻止中国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至今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人们在认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大分歧。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坚持“剿共”战争,出现了激烈的阶级厮杀局面,这种阶级矛盾尖锐化的表象,似乎掩盖了中日民族矛盾这个历史主题。多年来,人们总是以“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为主线来阐述这段历史,中日民族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反而不大为人重视。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曾经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手法。对东北三省和热河是用武力直接占领;对华北则以“自治”的形式,妄图不战而得,它表现出日本侵华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人们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有时忽视了各个阶段的联系,认为侵占东北是一个阶段,分裂华北又是一个阶段,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又是一个阶段等等,这就容易割断日本侵华政策的一贯性和中日战争十五年的整变体性。
在传统说法影响下,有人总是片面强调共产党政策的连续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批判九一人事变后王明路线推行的关门主义策略的错误,一方面,又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怎能既是关门主义,又搞统一战线呢?甚至有的同志认为,如果否定1931年到1935年间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策略上的一贯性,似乎就等于否认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就会有损于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这就提出一个问题,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究竟是由王明路线的关门主义(有人称为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逐步“发展”和“完善”到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呢?还是对关门主义政策的批判、克服和纠正的结果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关门主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间的原则分歧,不应模棱两可。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否定了关门主义政治路线之后,才能真正担负起民族斗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和正确,在于全党(包括“左”倾路线时期的中央)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包括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立场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来都不是民族失败主义者。党的正确,并非是根本不犯错误,而是能自觉地从错误和挫折中汲取教训,最后确定正确的路线,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