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侵华决策史研究:1937-194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301406
  • 作      者:
    雷国山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雷国山,1971年生,重庆人。199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攻读日本文化专业硕士学位。期间的1 996年赴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进修,在安丸良夫教授指导下撰写并完成硕士论文。1 997年在北外获得硕士学位后,到南京大学日语系任教。2001年考入本校历史学系民国史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宪文教授,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代表性论文有《论“小日本”一词》(1999)、《战后中国东北日本开拓民的逃难及滞留情况初探》(2002)、《走向大东亚会议的历程》(2005)等,另有编著3种,译作多篇。E—mail:leig LJoshan@sina.com.cn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日本在1938年提出的国策——“建设东亚新秩序”为论述的核心,通过梳理“东亚新秩序论”的公开提出(1938年11月),其内涵的演变到“大东亚共荣圈论”的登台(1940年8月),直到日本“东亚新秩序”的野心失败这一过程,来阐明八年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对华决策的脉络。<br>    本书在收集和解读材料时特别注意联系当时具体的国际环境。在解读材料时,在深层次上,是把日本的侵华战争放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纵线上去看待的。
展开
目录
    导言<br>    第一章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及其实质<br>    第一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br>    第二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内容与实质<br>    第三节 “东亚新秩序论”提出后的国际反响<br>    第二章 “东亚新秩序论”的改造与“大东亚共荣圈论”的登场<br>    第一节 精神总动员与对汪策动<br>    第二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改造与“大东亚共荣圈论”的登场<br>    小结<br>    第三章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最初实施<br>    第一节 《支那事变急速处理方针》的确立与实施<br>    第二节 “大东亚共荣圈”的具体构想及指导理念(1941年初)<br>    第三节 日美谈判<br>    小结<br>    第四章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展开及其最终失败<br>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助战政策<br>    第二节 噩梦开始,日本谋求“日汪泰”行政一元化<br>    第三节 阿拉曼战役的结果对日本决策层的影响<br>    第四节 《大东亚政略指导大纲》的出台及其实施<br>    第五节 “大东亚共荣圈”侵略理论的体系化<br>    第六节 大东亚会议的召开<br>    第七节 “大东亚新秩序”的美梦破灭<br>    小结<br>    结语<br>    史料及参考书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