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山脉分布
滇西山脉,概为横断山系,南北骈列,自西康蜿蜒南下,怒山高耸于怒江之东,高黎贡山则雄峙怒江之西,两山皆山势险峻,挟江以形成天然之东西屏障。对于人马运动,除有少数道路可资通行外,一般均极端困难,尤以高黎贡山为甚。其他如散布于怒江以西之松山、杨梅山、小黑山、大尖山、华达岭、邦武山、背阴山以及迤逦西行而达于芒市、遮放附近之群山,亦皆为高黎贡山所分支。峰峦错综,道路稀少,气候变化极大,山涧山谷,比比皆是。每有两峰相望,而上下竞至三四十华里之行程者,乃为常事。自保山以西至畹町以东之间,在滇缅公路经过之两侧地区,因山势除构成由旺、蒲缥、镇安街、平坡、绕廊、猛冒,蚌渺、黄草坝、象达、龙陵之小盆地(坝子)外,并构成芒市、遮放、陇川、猛戛、畹町之较大盆地,对于作战军之宿营,补给,殊有极大之关系。
第二节河川景况
怒江,界于怒山及高黎贡山之间,为世界有名之疟疾区域,由西藏南流入缅甸,汇合于撒尔温江,再流人南海之玛打万湾。两岸绝壁悬崖,河幅约百余公尺,桥梁甚少,河底乱石峥嶙,到处可见,水流湍急,不能徒涉,如值雨季,即漕渡亦甚不易,为滇西惟一之天堑。在第1l集团军之作战地境内,自惠通桥以下,虽有鸟木朗、攀枝花、毕寨渡、金堂坝、断头崖、火石地、打黑渡、蚌董、河尾、七道河等渡口,但其中仅乌木朗、毕寨渡、打黑渡及七道河四处,较易通过。
龙川江,系由腾冲流经龙陵之北,再西行至遮放附近,而与芒市大河汇合,流至畹町附近,又与瑞丽江汇合,然后再流人于缅甸之伊洛瓦底江。自腾龙桥以西至芒市间,虽有毛养渡、大沙坝渡、麦地渡、蛮帕渡及观望渡五渡口,但其中仅大沙坝渡及麦地渡两处,可资人马通行。芒市大河,源出华达岭,两岸急峻,河宽约五十公尺,季流速可达五公尺,沿途汇合湾沙河、坝竹河、党练河、街坡河、蛮幸河及帕底等河。自新桥以上,皆沿山谷曲折西行,河底多为乱石,自新桥以下,则渐入平地,河底变为泥沙,河幅较宽,流速亦较缓,因之对于灌溉,裨益甚大,而形成芒市之产米区。苏帕河,为洋烟河,经猛冒、大桥、蚌渺、邦功及帕涨河,经大硝河、毛草地汇流而成,东流而至三江口,再注入于怒江。该河在下游两岸,断岩甚多,除蚂蟥水、大厂、邦功等处有桥梁可通外,其他皆不能徒涉,并对架桥亦甚困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