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物理大地测量理论、技术及应用<br>第1章 地球重力场的基础理论<br>1.1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概念<br>1.1.1 引力<br>1.1.2 离心力<br>1.1.3 重力<br>1.1.4 重力场<br>1.2 地球重力场的位理论基础<br>1.2.1 重力位<br>1.2.2 重力等位面<br>1.2.3 重力等位面的性质<br>1.3 地球的正常重力场<br>1.3.1 地球正常重力场的概念<br>1.3.2 确定地球正常重力场的拉普拉斯力<br>1.3.3 确定地球正常重力场的斯托克斯力<br>1.4 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理论<br>1.4.1 地球的扰动重力场<br>1.4.2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参数<br>1.4.3 解算地球扰动位的斯托克斯理论<br>1.4.4 解算地球扰动位的莫洛金斯基理论<br>1.4.5 解算地球扰动位的其他理论<br>1.5 推求地球重力场参数的方法<br>1.5.1 地球重力场模型理论及其确定<br>1.5.2 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及其精化<br>1.6 地球重力场的应用<br>1.6.1 地球重力场与测绘学<br>1.6.2 地球重力场与工程技术<br>1.6.3 地球重力场与军事科学<br>1.6.4 地球重力场与地球科学<br>参考文献<br>第2章 卫星重力学理论与技术<br>2.1 引言<br>2.2 卫星重力场测量在建立重力场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br>2.2.1 概述<br>2.2.2 卫星测高学的发展<br>2.2.3 卫星重力场测量技术的发展<br>2.2.4 卫星重力场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br>2.3 卫星测高学<br>2.3.l 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的原理与方法<br>2.3.2 平面坐标形式的Laplace方程计算重力异常的方法<br>2.3.3 球面坐标形式的Laplace方程计算重力异常的方法<br>2.3.4 逆Vening-Meinesz公式计算重力异常<br>2.3.5 海洋大地水准面计算模型<br>2.3.6 逆Stokes公式计算重力异常的FFT方法<br>2.3.7 由最小二乘配置计算重力异常<br>2.4 高-低卫星对卫星跟踪<br>2.5 低-低卫星对卫星跟踪<br>2.6 卫星重力梯度<br>参考文献<br>第3章 地球重力场的应用<br>3.1 地球重力场与军事科学<br>3.2 地球重力场与地球科学<br>3.3 地球重力场与测绘学<br>3.3.1 概述<br>3.3.2 高精度重力测量用于垂直运动的监测<br>3.3.3 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及应用<br>参考文献<br>第二部分 空间大地测量理论、技术及应用<br>第4章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进展<br>4.1 概述<br>4.1.1 定位与导航的概念<br>4.1.2 定位需求与技术的发展<br>4.1.3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的形成<br>4.2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应用<br>4.2.1 概述<br>4.2.2 GPS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br>4.2.3 GPS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br>4.2.4 GPs在军事技术中的应用<br>4.3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进展<br>4.3.1 GPS现代化<br>4.3.2 GLONASS系统及其现代化计划<br>4.3.3 建设中的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r>4.3.4 卫星导航技术发展的趋势<br>参考文献<br>第5章 常用的几种空间大地测量方法<br>5.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br>5.1.1 前言<br>5.1.2 射电干涉测量<br>5.1.3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br>5.1.4 仪器设备<br>5.1.5 VLBI的用途、现状及发展前景<br>5.2 激光测卫(SLR)<br>5.2.1 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br>5.2.2 激光测距卫星<br>5.2.3 人卫激光测距仪<br>5.2.4 误差改正<br>5.2.5 SLR的用途、现状及前景<br>5.3 卫星测高<br>5.3.1 卫星测高的基本原理<br>5.3.2 卫星测高<br>5.3.3 观测值<br>5.3.4 误差改正<br>5.3.5 卫星测高的用途<br>参考文献<br>第6章 GPS系统及其应用<br>6.1 GPS发展阶段<br>6.1.1 GPS系统的概念构思和分析测试阶段(1973-1979)<br>6.1.2 GPS系统发展建设阶段(1980-1989)<br>6.1.3 CPS系统建成并进入完全运作能力阶段(1990-1999)<br>6.1.4 GPS现代化计划更新阶段(2000-2030)<br>6.1.5 GPS相关的重要事件<br>6.2 GPS系统构成<br>6.2.1 空间卫星星座<br>6.2.2 地面监控系统<br>6.2.3 用户接收机<br>6.3 GPS卫星信号与接收机观测量<br>6.3.1 GPS卫星信号结构<br>6.3.2 GPS接收机观测量<br>6.3.3 误差源<br>6.4 GPSs定位模型<br>6.4.1 伪距定位<br>6.4.2 精度降低因子(DOP-Delusion of Precision)<br>6.4.3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br>6.4.4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br>6.5 GPS定位模式与定位精度<br>6.5.1 GPS定位模式<br>6.5.2 GPS定位计算实例<br>6.6 GPS应用简介<br>6.6.1 GPS网上资源及其应用<br>6.6.2 用GPS建立测量控制网<br>6.6.3 GPS导航<br>6.6.4 GPS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br>6.6.5 GPS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用<br>6.6.6 GPS姿态测量<br>6.6.7 其他应用<br>参考文献<br>第三部分 大地测量时空基准的建立与维持<br>第7章 大地测量时空基准的建立与维持<br>7.1 概述<br>7.2 大地测量系统与参考框架<br>7.2.1 大地测量常数<br>7.2.2 大地测量坐标系统<br>7.2.3 大地测量坐标框架<br>7.2.4 大地测量坐标系统和坐标框架的进展<br>7.2.5 高程系统和高程框架<br>7.2.6 深度基准<br>7.2.7 重力参考系统和重力测量框架<br>7.3 时间系统与时间系统框架<br>7.3.1 常见的时间系统<br>7.3.2 时间系统框架<br>7.4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持<br>7.4.1 建立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本任务<br>7.4.2 国家平面控制网<br>7.4.3 国家高程控制网<br>7.4.4 国家重力控制网<br>7.5 时间系统框架的建立和维持<br>7.5.1 时间频率的测量和比对<br>7.5.2 时间系统框架的守时方法<br>7.5.3 时间频率信号的传递方法<br>7.5.4 高精度远距离时间传递方法<br>7.6 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时空基准的思考<br>7.6.1 关于我国大地测量基准的现状<br>7.6.2 我国大地测量基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br>7.6.3 我国采用三维地心大地坐标系统的科学性<br>7.6.4 我国采用地心三维坐标系的可行性<br>7.6.5 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任务<br>7.6.6 时间频率基准的发展现状<br>参考文献<br>第8章 参考系与时间系统<br>8.1 概述<br>8.2 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规律<br>8.2.1 一般描述<br>8.2.2 欧拉运动学方程<br>8.2.3 欧拉动力学方程<br>8.2.4 自转、进动(极移和岁差)、章动<br>8.3 建立坐标系的一般原理<br>8.4 常用的参考系<br>8.4.1 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br>8.4.2 协议惯性参考系<br>8.4.3 地固质心参考系<br>8.4.4 协议惯性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变换<br>8.4.5 站心参考系(坐标系)<br>8.5 时间系统<br>参考文献<br>第9章 大地测量基准与坐标转换<br>9.1 大地测量基准<br>9.1.1 概述<br>9.1.2 地球坐标系统<br>9.1.3 测绘基准的未来发展<br>9.2 坐标转换<br>9.2.1 坐标系变换<br>9.2.2 基准变换<br>9.3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及其相互转换<br>9.4 GPS高程问题<br>9.4.1 高程系统<br>9.4.2 GPS高程的实现方法<br>9.4.3 几种高程拟合的常用方法<br>9.4.4 高程拟合中的有关问题<br>参考文献<br>第四部分 现代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及应用<br>第10章 现代测量平差原理及其模型误差分析<br>10.1 测量平差数学模型<br>10.2 平差系统基本模型及其参数估计<br>10.2.1 经典平差模型<br>10.2.2 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br>lO.2.3 具有奇异协方差的平差模型<br>lO.2.4 配置(拟合推估)模型<br>10.3 广义高斯-马尔柯夫(G-M)模型,最小二乘统一理论<br>lO.3.1 最小二乘统一理论<br>lO.3.2 各类最小二乘平差法<br>10.4 平差系统的模型误差<br>10.5 模型误差若干理论问题<br>10.5.1 函数模型不完善参数估计性质<br>10.5.2 随机模型不完善参数估计性质<br>10.5.3 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的影响<br>10.5.4 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相互转化<br>10.6 模型误差的识别和估计理论<br>10.6.1 基础理论公式<br>10.6.2 模型误差影响项的估计<br>10.6.3 模型误差识别<br>10.7 平差系统最优模型的选取及应用示例<br>10.7.1 最优模型<br>10.7.2 应用示例<br>10.8 模型误差补偿的半参数法<br>10.8.1 半参数回归(平差)模型<br>10.8.2 半参数回归的补偿最小二乘原理<br>10.8.3 平差系统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br>10.8.4 AR(P)模型误差的补偿最小二乘法<br>参考文献<br>第11章 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与极大可能性估计<br>11.1 经典误差理论及其局限性<br>11.2 计量部门推广应用的测量不确定度<br>11.2.1 不确定性理论的起源<br>11.2.2 计量部门推荐测量不确定度的过程<br>11.2.3 计量部门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与分类<br>11.3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br>11.3.1 不确定性的一般概念<br>11.3.2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br>11.4 对称模糊数<br>11.4.1 模糊数的定义<br>11.4.2 对称模糊数的运算性质<br>11.5 极大可能性估计<br>11.5.1 可能性理论简介<br>11.5.2 可能性线性模型<br>11.5.3 极大可能性估计的基本原理<br>11.5.4 余弦模糊数的极大可能性估计<br>11.5.5 q次抛物线模糊数的极大可能性估计<br>11.5.6 极大可能性估计的质量评定<br>参考文献<br>第12章 大地测量反演理论、方法及应用<br>12.1 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的一般原理<br>12.2 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的适定性讨论<br>12.3 大地测量线性反演问题及其解<br>12.3.1 纯欠定问题的最小长度解<br>12.3.2 混定问题的阻尼最小二乘解<br>12.3.3 有等式约束与不等式约束的反演问题<br>12.4 非线性反演问题及其解<br>12.4.1 非线性问题的迭代线性化反演<br>12.4.2 轮回搜索-贝叶斯法<br>12.5 大地测量反演模式<br>12.5.1 基于位错模式的大地测量反演模型<br>12.5.2 基于固体力学的大地测量反演模型<br>12.5.3 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模型<br>12.6 大地测量反演理论的应用<br>12.6.1 轮回搜索一贝叶斯法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的应用<br>12.6.2 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反演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应变场<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