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赘言,王莽的目的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其建立“新”朝之后的其他一切措施,没有一件能解除西汉以来的危机的,而改易名称除了增加吏民生活中的困难,从而引起人们对“新”莽政权更加强烈的憎恨以外,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综上所述:王莽代汉后就开展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制”活动,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文化思想无不在“革汉而立新”主导思想下,依古制、经典或迷信符箓进行改革,当然不能说王莽本人对此全无诚意,完全是虚伪骗人的。但就“改制”结果来看,其全部政策、行动均属倒行逆施,不仅毫无解除社会危机之效,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将更多的人推向苦难的深渊,使社会危机加剧。这样,“新”莽的改制也并未达到其巩固政权统治的目的,而是进一步动摇其政权统治的基础,结果“新”莽政权就在“改制”声中走向灭亡。
六、边陲的多事之秋
北方边陲的匈奴,自元帝以来就维持着友好的和亲关系,但从王莽摄政以后,就开始破坏了这种关系,塞北再次进入了多事之秋。
歧视匈奴的愚蠢行动元帝时期,由于昭君出塞,汉皇室同匈奴结成翁婿关系。此后,每一新单于继位,必派名王奉献,或遣子入侍,甚至亲自入朝。随同入朝的名王及其下属通常皆在200人以上,有时竟达500人。汉朝对他们也赐以厚礼,表示欢迎,如元寿二年(前1年)单于来朝,被招待住在上林苑蒲陶宫内,并加赐衣370袭、锦绣缯帛3万匹、絮3万斤。单于返回时,朝廷派中郎将韩况率军相送,出塞后,因道路难行,况军缺粮,单于还给汉军送粮。可见,这种友好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