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9838
  • 作      者:
    许亚萍,王再文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许亚萍,女,1965年出生,江苏宜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现执教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同时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工作。
  王再文,1967年11月生。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公共政策(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研究员、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管理现代化》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8部,其中《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国中部崛起》入选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担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品牌《企业公民报告》蓝皮书的执行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公民建设路径的选择等问题,对于企业公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为从事企业公民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我们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改善产品质量、吸引员工、降低企业对社会规制的服从成本,直接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如危机公关、有效激励、发现新资源、社会责任管理等,而这些都是竞争对手所难以复制的。
  从外部收益看,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外在作用核心在于建立企业的声誉资本。这有助于企业及其员工和社区建立联系,使企业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供应商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优的产品价格。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有助于改善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诸如消费者、投资者、银行、供应商、竞争者等的关系,并且还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以便吸引更优秀的员工加入。声誉资本对企业成员具有激励效应,声誉资本租金越高,企业成员的诚信度也越高。如果企业的声誉资本能嵌入到结构比较健全的社会体系中,就会形成统一的价值和信念,从而形成正反馈,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起源与发展:企业公民理论述评
第一节 企业公民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界定
二、企业公民
第二节 企业公民理论发展历程
一、商人伦理与企业伦理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回应与绩效
四、企业公民
第三节 企业公民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一、契约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第二章 观察与比较:企业公民实践
第一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历史
一、国外企业公民实践的历史
二、我国早期对企业公民实践的探索
第二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现状
一、国外企业公民建设的发展现状
二、国内企业公民建设的发展现状
三、国内外比较
第三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科学与和谐:推进企业公民建设的意义
第一节 企业公民的内部意义
一、企业公民建设——利益相关方:股东
二、企业公民建设——利益相关方:雇员
三、公司治理和道德体系建设
第二节 企业公民的外部意义
一、企业公民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公民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公民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挑战与应对:推进企业公民建设的措施
第一节 企业公民建设的内部措施
一、企业公民的认知体系
二、企业公民的管理体系
三、企业公民的披露体系
四、企业公民的评价体系
五、企业公民建设内部措施体系四部分的关系
第二节 促进企业公民建设的外部条件
一、政府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组织的推动作用
三、新闻媒体的作用
四、公民意识的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附录:2009年中国企业公民十大新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