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空间分工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57299
  • 作      者:
    李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娜(1977- ),辽宁锦州人,满族,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布局、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等领域研究。近几年,参与《长三角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等7本专著编写,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发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际比较与战略思考》等专报3篇,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空间分工研究》从问题出发,重点研究新背景下的“产业趋同”问题。在产业分工空间尺度增大、产业细分以及产业集群化等新发展趋势下,产业空间分工、产业趋同、产业集群之间关系如何?区域产业的分工态势如何?产业趋同是否合意?是什么原因促使形成这样的产业空间分工?这些问题正是本书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在全球化、市场化新背景下,从新的视角剖析产业空间分工演化及特征、绩效及分工机理便成为了一个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论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运用国家干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确定发展重点,加快不发达地区发展,减少地区差别,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等等。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需要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避免市场失灵。而我国目前政策体制尚不健全,因而出现政府的“缺位”、“越位”,为此,区域经济政策配套不合理是产生产业趋同的重要原因之一。<br>    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条”“块”分割。产业政策是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区域政策是国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旨在促进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协调地区经济关系,或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但目前产业政策仍未落实到区域政策上,中央各产业部门实行的是条条式的产业布局,这样的产业政策是空的,实旋的力度很小。加之又缺乏对产业政策实施状况的检查与监督,产业政策也就起不到对产业配置的调控作用。而地方投资和建设又形成块块方面的产业布局。这种“条…”“块”分割的投资格局不仅人为地分割了市场,也封锁了信息。由于不能搜集到完整的信息,各地对竞争对手茫然无知,对供给和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把握不准,对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决策受到不对称信息的牵制,就不可避免使各地引进相似项目,重复投资等(卢嘉瑞,2001)。<br>    地区政策各自为政,互不配套。区域内各地区设置不同行业标准、资格认证标准,制约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从而易形成产业趋同发展。如跨区域资本流动或融资的难度受到制度的制约,而人才的流动却存在诸如资格认证的标准不同,不承认异地资格等问题,这都增加了要素自由流动的难度。各地方的环境标准不同等因素同样会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分工合作及布局的合理性产生负面影响(刘乃全、周维颖,2005)。<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br>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br>一、产业空间分工程度判断研究<br>二、产业空间分工绩效相关研究<br>三、产业空间分工形成机制研究<br>四、综合评述<br>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br>一、研究思路<br>二、研究框架<br>三、实证区域选择<br>第二章 产业空间分工的理论分析<br>第一节 产业分工理论脉络与综述<br>一、古典及新古典空间分工理论:完全竞争条件<br>二、地域分工与综合体理论:计划经济条件<br>三、现代空间分工理论:垄断竞争条件<br>四、理论综述<br>第二节 产业分工内涵及一般规律<br>一、內涵界定<br>二、分工的一般规律<br>第三节 产业空间分工绩效评价理论框架<br>一、产业趋同的合意性与非合意性<br>二、产业空间分工绩效评价理论框架<br>第四节 产业空间分工机理<br>一、分工的生产要素<br>二、地区自身条件<br>三、环境影响条件<br>第三章 产业空间分工演化及特征<br>第一节 产业空间分工评判方法<br>一、常用评判方法<br>二、本书评价方法<br>第二节 沿江市县产业空间分工<br>一、产业空间分工演化趋势<br>二、产业空间分工状态<br>第三节 产业空间偏移分析<br>一、研究方法<br>二、结果及其分析<br>第四节 临江开发区产业空间分工<br>一、临江开发区概况与数据获取<br>二、临江开发区制造业空间分工特征<br>第五节 化工行业空间分工<br>一、计算结果<br>二、结果分析<br>三、本章小结<br>第四章 产业空间分工绩效评价<br>第一节 总体产业空间分工绩效<br>一、市场需求<br>二、区域优势的发挥<br>三、生态环境效益<br>第二节 化工行业空间分工绩效<br>一、集群评价框架与方法<br>二、化工产业集群效应判断<br>三、本章小结<br>第五章 产业空间分工机理<br>第一节 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定量化<br>一、建立回归模型<br>二、变量的定量化<br>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br>一、模型结果及检验<br>二、模型经济解释<br>三、本章小结<br>第六章 产业空间分工优化调控与主要结论<br>第一节 产业空间分工优化调控<br>一、推进政府职能转换<br>二、加快市场化进程<br>三、打破体制机制障碍<br>四、建立区域协调组织<br>第二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br>一、主要结论<br>二、可能创新地方<br>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br>参考文献<br>附录:沿江开发区企业集群关系问卷调查表<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