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当日本的法西斯运动尘嚣日上的时候,安冈就曾参与大川周明、北一辉等著名法西斯活动家的“国家改造运动”,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不久后,他因故退出这些“革命实践运动”,而专注于法西斯理论研究,并开办学校,致力于为所谓“国家革命”培养人才,成为当时著名的右翼理论家。借助于其法西斯理论研究,安冈得到了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尤其是正在兴起当中的所谓“新官僚”阶层的赏识和重视,由此得以与财政官界的许多要人结成紧密关系,建立起了广泛的人脉。这些人脉资源,再加上安冈“人物学”理论自身的一些特点,共同促成了安冈在战后社会地位的提升。
战后,尽管一度成为整肃对象,但安冈还是凭借其战前在学术研究、人脉资源等方面的积累,迅速成为日本数位首相和其他政府官员、财界名人等的精神指导,被人们冠以“昭和的教祖”、“首相的指导者”、“日本财政界的精神支柱”、“昭和时代的幕后人物”等各种称号。在保守主义占据战后日本政界主流的时代,他甚至有“保守主流的护身符”之称。这一现象被一些人称为“安冈神话”,这其中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安冈在战后日本的社会地位仍然可见一斑。
然而,与安冈在日本的这种声望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国,不仅普通人对“安冈正笃”这个名字感到十分陌生,即使是在学术界,也还没有看到有人对安冈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冈本人一直比较低调。在安冈生前,即使是在日本,他也并不是妇孺皆知的公众人物。安冈自己很崇尚中国魏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所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境界,很早便立志要当一名超脱于政治纷争之外的学者,再加上其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波折,使得他极少直接参与政府的政治决策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