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政治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300230
  • 作      者:
    萧公权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备受中外学者推崇<br>    中国政治思想学奠基之作<br>    运用西方实证治学方法,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史<br>    开创中国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萧公权先生当之无愧
展开
作者简介
    萧公权(1897-1981),字恭甫,号迹园。生于江西南安(今大余县)。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光华、华西、政治等大学教授。l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至l968年退休。l981年11月4日卒于美国。<br>    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研究,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为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康有为思想研究》、《政治多元论》、《宪政与民主》、《中国乡村》等。全部著作由汪荣祖教授编为九卷本的《萧公权全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政治思想史》初成于一九四〇年,五年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六十余年来,中外学子读之,引之,莫不奉为经典巨著。全书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文。《中国政治思想史》采政治学的观点,用历史学的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两千五百年年间政治思想之大概;体例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有理论价值者为主;叙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辨明其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展开
精彩书摘
    路易十六云云,不啻为晚清之预言。又如光绪丁未代侨民请愿,谓立宪法开国会为救亡之急务,“明诏已许之矣。所以迟迟者,或疑于民智未开,资格未至耳。夫以中国之大,四万万人之众,学校之盛,当讲求新学之殷,通于中外之彦,殆不可数计。而谓区区数百议员竟无此资格之人才。此不独厚诬中国,自贬人才,亦无此理矣。夫以变法之日浅,阅历之难,办事之艰,人才或乏。若夫徒发空言,兼取中外,从多取决,岂患乏才。即有严苛之论,谓通才仍乏,岂合四万万人,公举数百之人才,而多数取决者,其见闻知识乃不如政府数人之明耶?夫今政府诸臣之才否,非民等所能妄为毁誉。如诸臣多未游历各国,未遍阅行省郡县边徼,以亲贵清流之故,多不解民俗农工商矿之百业。凡此数事,皆举议员应有之人,而政府诸臣皆实未经,则政府诸臣,虽可颂为上圣大贤,或真能清忠公正,而实不能免即聋从昧。虽有苏张之舌,无能为政府诸臣解矣。夫以中国之奇大,危险之极势,而付之寥寥数聋昧者之手,如以巨舰驾洪涛乘逆风潮,而以瞽人为舵师,其事可谓至奇。乃不谓其人才不足举政府而不设置之,又不谓待他日有治国之资格人才足而后设政府。何乃于全国人才公谋国政,而独责以才不足与。此商民等隐笑大奇而不可解者也。夫立宪不过空文耳。苟无国会守之,则亦如教宗之经义耳。故商民等以为真欲救国,必先立宪。真欲立宪,必先开国会。欲定宪法之宜否,与其派一二不通语文之大臣游历考察,不如合国会之民,献千数百英彦之才而公定之”也。康氏此言尤明快犀利,逼近民权之义,深中清廷之病。盖康氏本君宪之宗旨以攻专制,故俨然一激进之维新人物矣。<br>    康氏鼓吹立宪之言论,至革命军兴而一变为拥护立宪。《宣统辛亥之救亡论》即其最要之文献。此论共分十篇,自极言革命思想之错误,革命行为之危险外,复申明君宪之优长,称颂清廷之决断。其用意显在证明宪政既已推行,革命徒成自扰。康氏谓“今者朝廷审天下为公之理,为中国泰山磐石之安,既明且决,毅然下诏,行不负责任之义,而一切付之资政院。立开国会,公之国民。定宪法而议立法,听民望之所归,组织内阁,俾代负责任。是朝廷下完全共和立宪之诏矣。此一诏也,即将数千年国为君有之私产一旦尽舍而捐,出公于国之臣民共有也。此一诏也,即将数千年无限之君权,一旦尽舍之,而捐立法权于国会,捐行政权于内阁,改而就最高世爵,仍虚名日君位云尔。国民日:国者吾之公产也。昔代理者以吾之幼少而代管之。
展开
目录
增订版弁言<br>凡例<br>绪论<br>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br>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br>第一节 历史背景<br>第二节 地理分布<br>第三节 交互影响<br>第四节 时代先后<br><br>第二章 孔子<br>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br>第三节 仁<br>第四节 德礼政刑<br>第五节 君子<br>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br><br>第三章 孟子与荀子<br>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民为贵<br>第三节 定于<br>第四节 一治一乱<br>第五节 礼<br>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br>第七节 天人之分<br><br>第四章 墨子<br>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兼爱交利<br>第三节 尚同<br>第四节 天志明鬼<br>第五节 尚贤<br>第六节 节用<br>第七节 非攻<br><br>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br>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br>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br>第四节 齐物外生<br>第五节 在宥<br><br>第六章 管子<br>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br>第三节 以法治国<br>第四节 经俗<br>第五节 经产<br>第六节 经臣<br><br>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br>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br>第二节 势<br>第三节 农战<br>第四节 法<br>第五节 术<br><br>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br>第八章 秦汉之墨与法<br>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br>第二节 李斯<br>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br>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br><br>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br>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br>第二节 贾谊<br>第三节 董仲舒<br>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br>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br><br>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br>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br>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br>第三节 《吕氏春秋》<br>第四节 《淮南鸿烈》<br>第五节 王充《论衡》<br><br>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br>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br>第二节 无为<br>第三节 无君<br>第四节 列子<br>第五节 葛洪<br>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br><br>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br>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br>第二节 韩愈<br>第三节 柳宗元<br>第四节 林慎思<br><br>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br>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br>第二节 元结<br>第三节 无能子<br>第四节 罗隐<br>第五节 谭峭<br><br>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br>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br>第二节 李觏<br>第三节 王安石<br>第四节 陈亮<br>第五节 叶逋<br><br>第十五章 元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br>第一节 司马光<br>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br>第三节 邵雍<br>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br>第五节 《忠经》<br><br>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上)<br>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br>第一节 刘基<br>第二节 方孝孺<br>第三节 张居正<br>第四节 吕坤<br><br>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br>第一节 王守仁<br>第二节 李贽<br>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br><br>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br>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br>第二节 黄宗羲<br>第三节 唐甄<br>第四节 顾炎武<br><br>第十九章 王夫之<br>第一节 制度论<br>第二节 民族思想<br>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br><br>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br>第一节 政治思想之消沉<br>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br>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br><br>第四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br>第二十一章戊戌维新<br>……<br>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br>附录<br>引用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