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鼠标上的青春舞蹈: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80428
  • 作      者:
    雷雳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评定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人心理学报》(香港)杂志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评定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人心理学报》(香港)杂志副主编。
    雷雳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专注于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是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种,包括《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科学出版社)。
    雷雳自2000年开始研究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发表互联网心理学相关论文近60篇。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众多的上网青少年群体,其心理特征值得心理学家的关注,雷雳教授突出时代性,抓住了这个新起的现象,做深入的心理学的研究,以此为基点完成了《鼠标上的青春舞蹈: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这一创新性的选题。雷雳教授通过研究,他以青少年心理学为基础,以青少年上网的心理活动为内容,以对上网青少年的教育为主线,创造出独特的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的体系、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值得心理学界、教育界和信息界的同仁关注。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互联网的普及给社会生活已经带来巨大的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同样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诸如“网络成瘾”这样的问题已经令不少人“淡‘网’色变”。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是社会必然趋势,深入研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雷雳教授自2000年来开始关注青少年上网问题;近10年来持续开展了多项研究,广泛且深入地探索了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的诸多问题,在国内外发表了互联网心理学主题的论文50多篇,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雷雳教授在此基础上写就的《鼠标上的青春舞蹈: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书,思路清楚,资料丰富,数据可靠,分析有力,论述得当,有逻辑性,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作。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雳教授所著的《鼠标上的青春舞蹈: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一书是其对自己多年来关:互联网心理研究的总结,该书澄清了: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种种影响,对于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避免“网络成瘾”等问题都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同时,在理论上也能够揭示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方晓义,北京师范天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精彩书摘
    4.心境改变:反映互联网使用对于青少年心境改变的作用;
    5.社交抚慰:反映互联网使用对于青少年在社交方面提供的心理补偿和积极体验;
    6.消极后果:反映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后造成的一些不良后果。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就PIU的诊断标准来看,在此研究中把平均得分大于或等于4分者(即总分大于或等于152分)界定为“PIU群体”(也可以理解为“网络成瘾群体”);将平均得分大于3分而小于4分者(即总分大于114而小于152分)界定为“PIU边缘群体”;将平均得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即总分小于或等于114分)界定为“PIU正常群体”。
    第三是“学习适应性测验”(小学五、六年级版,以及初中、高中版)。它源于日本教育研究所学习适应性测验研究部编制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其中国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而成的。这一测验的基本理论认为,学习适应性系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有: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该测验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该测验按年级分阶段编制,有小学一、二年级用,小学三、四年级用,小学五、六年级用,初中和高中用4组。在不同的年级,学习适应性的标准有所不同。根据年级的差异,在测验项目上做了细致的编排,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背景/2
一、互联网的破茧与起飞/2
二、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发展状况/4
第二节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8
一、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9
二、关于青少年发展的理论观/19
第三节 网络心理的理论观/28
一、关于上网/28
二、关于网络人际沟通/32
三、关于“网络成瘾”/37
四、关于网上偏差行为/40

第二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自我中心思维/43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44
一、自我中心思维可影响青少年的上网行为/44
二、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独树一帜/45
三、分离一个体化让青少年迈向独立/47
四、自我中心思维助分离一个体化顺水行舟/49
五、研究方法/49
第二节 研究发现与分析/52
一、青少年的假想观众更易促发网络成瘾/52
二、分离个体化可对网络成瘾推波助澜/54
第三节 建议与展望/57
十、研究结论/57
二、对策建议/58
三、问题展望/59

第三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学习适应性/61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62
一、学习生活伴随互联网乃必然趋势/62
二、学习适应性可促进学习及心理健康/63
三、互联网使用与学习适应性关系并非单纯/64
四、研究方法/65
第一:节研究发现与分析/67
一、上网历史不短上网娱乐较突出/67
二、上网未对学习适应性产生明显影响/7
三、网络成瘾者学习适应性存在缺陷/71
四、网龄长及成瘾者学习适应性受损/72
第三节 建议与展望/74
一、研究结论/74
二、对策建议/74
三、问题展望/75

第四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自我的发展/77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78
一、互联网是青少年表现自我的新舞台/78
二、互联网的特点让虚拟自我如鱼得水/79
三、人格特点虽有异虚拟自我却趋同/81
四、网络交往中的自我表现有谋有略/82
五、网络交往对自我认同利弊两可/83
六、研究方法/84
第二节 研究发现与分析/87
一、青少年的虚拟自我聚焦于心理状态/87
二、热衷虚拟自我的青少年易坠网络成瘾/89
三、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自我表现策略特点鲜明/91
四、网络老手的自我表现策略运用自如/93
五、面对陌生人的自我表现策略更显心机/95
六、自我认同完成者的自我表现策略更张扬/96
七、自我认同完成有助于抑制“网络成瘾”/97

第五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依恋关系
第六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心理性别
第七章 青少年上网与其心理健康问题
第八章 青少年的网上亲社会行为
第九章 青少年的网上偏差行为
第十章 青少年的网上音乐使用
第十一章 青少年的网上购物意向
第十二章 青少年的互联网信息焦虑
第十三章 青少年的互联网服务偏好
第十四章 青少年的上网的某些影响因素
第十五章 青少年的健康上网
第十六章 青少年上网心理的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